(术语)Tamas,数论所立自性冥谛三德之一。为闇之义,粗之义,赤之义,忧之义,瞋之义,苦之义。见唯识述记一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摩[少/免]赊】 文句:此云意,昔顶生王初化诸有所作,当善思惟善忆念。即如王教,诸有所作,先思惟忆念,故名...(修法)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三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不圆满句】 p0325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不圆满句者:谓文不究竟,义不究竟。当知复由第二句故,方得圆满。如说:...(名数)法相宗所立四种之俗谛也。真谛亦立四种,合成八谛。...梵语 pravāsanīya。略称应摈。义同于摈出。系戒律中对犯重罪之僧众所行之刑罚。如比丘犯四波罗夷罪者,应当灭除僧...亦名:不试外道 济缘记释云:“废试中,初引母论独开不试。检文未获。如下,次引长含通开不试。由有稽留,反生本见...【见道唯无漏修道通二种】 p0646 俱舍论二十二卷一页云:论曰:前已广说诸烦恼断,由见谛道及修道故。道唯无漏...(术语)九结之一。诸众生为瞋恚广行不善,由此招未来生死之苦,流转于三界而不能出离也。结者系缚之义,为恚惑所系...【离系有六时重得】 p1430 俱舍论二十一卷十三页云:论曰:诸惑若得彼能断道;卽由彼道,此惑顿断。必无后时再断惑...据未曾有因缘经卷下载,昔有造作非法之五比丘,后生于人间为阐提罗。阐提罗,又作扇提罗,为缺男女根者。此五比丘于...佛、菩萨以尘世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众生,出离生死海,犹如以舟航渡人,故称慈航、慈舟。万善同归集卷下(大四八·...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在人生路途上,我们假如能好好把握时间,善用良能与人结善缘,那就不至生死迷茫而任生、老、病、死的荆棘所刺伤。同...
《史记》中记载,戚姬是汉高祖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他们的孩子如意,被封为赵王。 汉高祖非常喜欢赵王如意,到了他...
前面讲到受持的方法,以下讲到忏悔方法。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先看犯了罪以后有什么后果。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功德不可思议。今天能来念佛,这本身就说明了在座的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缘。希望诸位...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千佛大戒等,是修大乘菩萨道者所应受持的戒律。其内容为三聚净...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他的...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六祖大师对智通法师说,你千万不要学那个心向外驰求的人,驰就是奔驰,像野马一样没有笼...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穿的、用的,做父母的都会尽其所能地给予最好的。同时,父母...
答摩
【佛学大辞典】
上篇:答香 | 下篇:筏喻 |
(物名)法器名。横三股作十字者。于修法用之。羯磨者,必以金属制,谓之羯磨金刚。大日经五曰:以本性清净故,羯磨...
摩[少/免]赊
一切如来宝冠三界法王灌顶
不圆满句
四世俗谛
应灭摈
外道出家四月试之用舍
见道唯无漏修道通二种
恚结
离系有六时重得
五阐提罗
慈航普渡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好好运用这一生

福和祸、怨和亲都是无常的

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
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五个好处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妙华法师: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