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舍,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舍,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为筏喻之法。示不执著于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我,不可舍此,当担戴去。于意云何?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佛言彼人更以此筏还水中,或于岸边舍去云何?比丘曰:有益。佛言如是,我为汝等长夜说筏喻法,欲使弃舍不欲使受,若汝等知我长夜说筏喻法尚可以舍是法,况非法耶?”金刚经曰:“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补特伽罗】 或福伽罗,或富特伽罗。此云数取趣。谓诸有情,起惑造业,即为能取。当来五趣,名之为趣。古译为...(术语)大日如来东方金刚手菩萨出生之三昧耶也。见略出经注一。...【不死寻思】 p0325 瑜伽八十九卷十页云:心怀染污,攀缘自义,推托迁延,后时望得,起发意言;余如前说。是故说名...(名数)又名四意断,四正断,四正胜。为三十七科道品中,次四念处所修之行品也。法界次第中之下谓:一对已生之恶为...梵语 geya,巴利语 geyya。音译祇夜。又作重颂、重颂偈。九分教之一,十二分教(十二部经)之一。此类经典之形式,...亦名:简集智人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简集智人者,将评言诤,必是义理是非。若阙智人,难为刊定。然僧通美恶,...【见所断烦恼有一百一十二】 p0646 杂集论七卷九页云:欲界见苦所断,具十烦恼。如见苦所断,见集灭道所断,亦...【识支】 p1433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此中识种谓本识因。又云:集论说识亦是能引。识中业种、名识支故。异熟识种、...摄论,即摄大乘论,谓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集而辨之。据法宝标目载,此论乃无著菩萨所造,天亲(世亲)、无性...(1912~)广东顺德人,俗姓郭。法名觉因。十七岁毕业于广州师范学校,是年依鼎湖山庆云寺笑航和尚出家。民国十八年...(地名)又作鸠睒,俱睒。国名。...劝发菩提心文...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地狱的人口增加,牛头首先发言:我会告诉世间的人们没有天堂,...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为重要。所谓一心称名,就是专心一意的念,使能念的我与所念...
问: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当下心该如何? 大安法师答: 这得要问你,你是不是信愿持名了?你如果...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如果有生气、怨恨的一口气就要趁早放下,因为现在不放,到临终...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西来一句:吾本来滋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我们在修行,从《楞严经》的启示,我想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观念,就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你刚开始一定要无住。 智者...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条,需要全体佛教信徒都必须遵守。与佛教的其他戒条一样,五戒戒条的制定都是因为弟子在言行举止...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达观,晚号紫柏,俗姓沈,吴江人。大师一生胁不至地,常坐不...
筏喻
【佛学大辞典】
上篇:答摩 | 下篇:筏喻经 |
(印相)无论何尊,结显其尊威仪之印也。...
补特伽罗
一切如来普贤摩诃菩提萨埵三昧耶
不死寻思
四正勤
应颂
多人语简集智人法
见所断烦恼有一百一十二
识支
五摄论
慈祥
拘暹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还有明天

如何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临终恶习突现 助念劳而无功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应先无所住,而后生其心

【推荐】五戒的制戒因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