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九无学之一,二十七贤圣之一。指最上利根,所得功德全不退失之无学圣者。即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不退法阿罗汉。...礼拜仪式之一种。乃依赞颂阿弥陀佛之十二礼偈,作十二次礼拜。(参阅“十二礼”347) p347...【防护眼根乃至意根】 p0708 瑜伽二十三卷五页云:若于其眼所识色中,应策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应...【三食能生三种内苦】 p0218 瑜伽九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复次三食为因,能令三种内苦生起。一者、界不平等所生病苦。...(术语)一切诸法本来寂静,故称一切法云寂静门。宝箧经曰:文殊师利,于东方庄严国佛名光相,现在说法,有大声闻名...(行事)涅槃经三曰:云何于此经,究竟到涅槃,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此四句一偈之首,以有云何二字,谓之云何呗...【有漏诸法差别】 p0552 瑜伽六十五卷十页云:复次由五相故;建立有漏诸法差别。何等为五?谓由事故,随眠故,...高丽僧均如着,金知见编注。一九七七年,大韩传统佛教研究院出版委员会印行。内容包括华严经三宝章圆通钞、释华严旨...【须曼那】 或云须末那,又云苏摩那,此云善摄意,又云称意华。其色黄白而极香,树不至大,高三四尺,下垂如盖...【十力不共】 p0112 瑜伽五十卷二页云:云何如来十力不共?谓唯如来有此十力,不共一切声闻独觉。是名如来十力不共...(名数)四种颠倒之妄见也。此有二种:一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执常乐我净,为凡夫四倒。一于涅槃之常乐我净...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构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造化。懂得为...
我们从祖师语录里能够看到,禅心从来不会停留在对过去的执著、后悔里面。当然了,对我们大家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怎...
懈怠一定堕落。懈怠就是人没有自信,身体很懒,懒得不得了。懒到什么程度呢?懒到给他做个大饼,搁到他脖子上,他都...我们之所以会在六道轮回、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人。因为每个人都把原本「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世...
【原文】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至深秋,天气的寒凉催促着人们添加衣裳。那些在夏季里绿荫婆娑的树丛,也渐渐斑驳苍黄起来。西风过处,总会有枯叶...无心话儿无心来,痴痴呆呆看世态, 是非曲直无须分,你听痴人来说呆。 日过三竿路旁睡,通天大腹我自在! 呆呆笑哇...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羊祜博学能文,清廉正直,坐镇襄阳之时:一边屯田兴...
见道唯无漏修道通二种
【法相辞典】
【见道唯无漏修道通二种】 p0646 俱舍论二十二卷一页云:论曰:前已广说诸烦恼断,由见谛道及修道故。道唯无漏;亦有漏耶?见道应知唯是无漏。修道通二。所以者何?见道速能治三界故;顿断九品见所断故,非世间道有此堪能。故见位中,道唯无漏。修道有异。故通二种。
上篇:见所断与修所断差别 | 下篇:见所断烦恼有一百一十二 |
禅林用语。即弟子向师家请问并受教。亦同参问请益、参禅辨道之意。临济录勘辨(大四七·五○四中):“径山有五百众...
不退相
十二礼拜
防护眼根乃至意根
三食能生三种内苦
寂静门
云何呗
有漏诸法差别
均如大师华严学全书
须曼那
十力不共
四倒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原谅别人才能解除内心压抑

人生如棋,如何落子无悔

精进破懈怠
慧律法师《你侬我侬,障碍修行》

由于不听闻此法,有一亿菩萨退转菩提

生命的短暂与可贵
布袋和尚笑痴度世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