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无学之一,二十七贤圣之一。指最上利根,所得功德全不退失之无学圣者。即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不退法阿罗汉。[成实论卷一分别贤圣品](参阅“九无学”147、“二十七贤圣”169) p98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悟一真法界理之位也。四十二章经曰:视平等如一真地。道沛注曰:平等视众生,如一真地。以一真法界,绝自他...【三世业互对有几果】 p0216 俱舍论十七卷十一页云:已辩三性;当辩三世。颂曰:过于三各四。现于未亦尔。现于现二...即捐献金钱或物品以资助佛事之启建。儭,即布施之意,又作衬、嚫、[贝*亲]。一般称供养僧侣之钱为儭钱。南齐书张融...【相似菩萨】 p0837 瑜伽四十六卷二十页云:若诸菩萨,现前自称我是菩萨;于菩萨学,不正修行。当知是名相似菩...【惛沉睡眠盖之食及非食】 p1011 瑜伽十一卷六页云:问:惛沈睡眠盖、以何为食?答:有黑暗相、及于彼相不正思惟,...(印相)对于施无畏印而垂右手而仰掌者为与愿印,但以此二印有互通之义,故往往有以与愿印名施无畏印者。玄奘译十一...修行人所吃的三种白色食物,即牛奶、牛酪、白米。...(名数)大日经一曰: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清净句法。同疏曰:执金刚对金刚智慧门降...(名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之第十八愿也。无量寿经上曰: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文殊师利赞一百八名之梵颂也。...(名数)佛以莲华喻妙法称为妙法莲华经。天台以之为乘教权实之开废。以佛身本迹废立之深义为喻题。立迹门之三喻与本...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言,诽谤一万尊佛,这样诽谤的时间经过一百年,你说这个人谤佛...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佛号,持之不断,这样慢慢的,就...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大师宗教兼通,精进实修。早年依绍昙法师深研...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呢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老豆腐的故事》。但凡能够去到寺院,或者有点佛门...
西晋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来到中国。这位耆域有神通,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记载,这些也都有人介绍...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钟在滴答作响。细数着余下的时刻,有一天它会停止。这是千真万...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你想过吗: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候,包括你现在所...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
不退相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不退地 | 下篇:不退菩萨 |
梵语 ghrta。为大般涅槃经五味喻中之第四味,指般若波罗蜜。亦为天台宗以五味配五时教判之第四般若时。略称熟酥。系...
一真地
三世业互对有几果
注儭
相似菩萨
惛沉睡眠盖之食及非食
施无畏与与愿
三白法
大日所现三菩萨
第十八愿
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莲华三喻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推荐】老豆腐的故事

耆域的感叹

【推荐】梦里不知身是客

满愿第一的地藏王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