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六卷十六页云:四预流支者:一、亲近善士。二、听闻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云何亲近善士?答:善士者:谓佛及弟子。复次诸有补特伽罗、具戒具德,离诸瑕秽,成调善法,堪绍师位,成就胜德,知羞悔过,善守好学,具知具见,乐思择,爱称量,喜观察,性聪敏,具觉慧,息追求,有慧类,离贪、趣贪灭,离瞋、趣瞋灭,离痴、趣痴灭,调顺、趣调顺,寂静、趣寂静,解脱、趣解脱,具如是等诸胜功德;是名善士。若能于此所说善士,亲近承事,恭敬供养;如是名为亲近善士。云何听闻正法?答:正法者:谓前说善士、未显了处、为正显了,未开悟处、为正开悟。以慧通达深妙句义,方便为他宣说施设安立开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真是灭,道真是道。如是等名正法。若能于此所说正法,乐听乐闻,乐受持,乐究竟,乐解了,乐观察,乐寻思,乐推究,乐通达,乐触,乐证,乐作证。为闻法故;不惮艰辛。为受持故;数以耳根、对说法音、发胜耳识。如是名为听闻正法。云何如理作意?答:于耳所闻是识所了无倒法义,耳识所引、令心专注,随摄等摄,作意发意,审正思惟,心警觉性。如是名为如理作意。云何法随法行?答:如理作意所引出离远离所生诸胜善法,修习坚住,无间精勤。如是名为法随法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有食肉十过,饮洒十过。...【优陀那】 此云无问自说。妙玄云:如佛在舍婆提毗舍佉堂上,阴地经行,自说优陀那。所谓无我、无我所,是事善...(杂语)乱暴放逸之行也。...【义无碍解】 p1239 如四无碍解中说。 二解 杂集论十四卷二页云:义无碍解者:谓于诸相及意趣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十方三世之一切诸法,都是缘起的,所以一切诸法的本体和现象,都是于同一时同一处为一大缘起而...指法相宗对一切法之体性所判立之四种规范。又作四出体。系护法、最胜子、亲光等诸论师所说,而窥基亲闻于玄奘三藏者...(人名)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仑,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于各地...桥,能渡人过河;佛所说之教法,能令众生渡过生死苦海,故以桥比喻正法。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六(大一三·三七九上)...【相近】 p0834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相近者:谓所说语,前后相续,意趣无异。是名相近。...梵名 Vijaptimātratāsiddhi-?āstra。凡十卷。护法等造,唐代玄奘译。又称唯识论、净唯识论。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不生】 阿罗汉译言不生。以毕竟不生于三界五趣中故也。又涅槃之涅,亦言不生,众法常住而无始生也。《涅槃经》曰...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清朝的纪晓岚是大学士,他一辈子都在编四库全书,所以他说,天下的学问,该说的话都被古人说完了。他就不说了。他就...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那是你自找的。理论上,人生不会伤害你。人生只会给我们两件...导读: 岁月悄悄地流逝,不知不觉中,皱纹蹑手蹑脚地爬上了你的面庞,这是多么令人苦恼。为什么你总比别人老得快一...
恐惧,是理智与快乐的杀手。 粉碎恐惧,乃至恐怖,这是学禅的重要一环。 我曾蹒跚学步,恐惧于跌倒;我曾学步登高,...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作业之场。 个个烧鹅煮鸭,每每宰杀猪羊。 巧者持刀出血,拙...
问: 我平时用印光法师讲得念十声的方法记数,但我发现记数时就不能专心口念耳听了,要听得清清楚楚时就记不住念到...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睒弥城东南瞿师罗富家长者所布施的林园中。 一天,婆磋国优填...
我们不要以为这些飞禽走兽、海里生物、家养牲畜就理所当然地应该被人类吃,不是这样的。出于慈悲心和孝顺心,我们应...
四预流支
【法相辞典】
【四预流支】 p0441
上篇:四清净道 | 下篇:四沙门果 |
(一)指清净之行业。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一)孝养父母,奉侍师...
十过
优陀那
乱行
义无碍解
十玄门
四重出体
佛鸣
正法桥
相近
成唯识论
不生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人心不正,太聪明反而害了自己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七个使人衰老的原因

粉碎你心中的恐惧

普庵祖师戒杀文

如何正确运用十念记数法念佛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