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仑,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于各地时,摩哂陀传至此岛之三藏尚存,新再翻为巴利语,于是施注释。彼又为其翻译,至缅甸,传将来佛典。锡仑之佛徒,服其学德,以为弥勒再来,尊崇之极深。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菩萨)昔有一人,入山采薪。遇雪饥寒,罴将收养,余命得存。天晴路通,其人下山,遇见猎师,示彼罴之处,共来加害...(杂语)禅家取暖于炉边谓之向火。百丈清规六曰:寒月向火先坐炉圈上,然后转身正坐,揖上下肩。不得弄香匙火筋,不...(名数)如来之八种辩也。如不嘶喝辩。不迷乱辩,不怖畏辩,不憍慢辩,义具足辩,味具足辩,不拙涩辩,应时分辩是。...(物名)Kuṇḍa,又作军荼。译曰火炉,即护摩坛也。慧琳音义三十六曰:君荼,唐云地火炉,即护摩坛也。同四十二曰...恶癞,指恶疾;野干,即野狐。此二者臭秽不善,比喻心之险恶。摩诃止观卷二下(大四六·一七中):“大论云:‘宁起...释迦氏族之意。即出家僧尼舍其本姓,而以释为姓。转为僧尼之总称。系东晋道安所倡。盖魏晋沙门皆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异类)罗刹王名。大日经疏五曰:次于西南隅画泥哩底鬼王,执刀作可怖畏形。梵Nirṛti。...(名数)开六随眠中之见为五见,因而为十随眠。五见者,一有身见,二边执见,三邪见,四见取,出于俱舍论十九。...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系因三十三天中之栴檀天子为利益众生,遂教比丘至佛处请说,使闻者...(术语)顿教之说法也。不以小乘为阶梯而说大乘,直说破大乘也。如华严经是。...滥波,梵名 Lampāka。又作蓝婆国、览波国、岚婆国、婆哿国。北印度西北境之古国名。此国约相当于现今印度西北境与...金光明最胜王经...地藏十轮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
打坐经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昏沉和妄想。整个修行过程当中,反复要去对治的,就这两件事。这两件事每个人都差不...
汝之穷妄想,打得很光明宏大。而不知其皆是向下走,不是向上走也。当此时世,你有何神通道力,欲做惊天动地之事?即...
问: 弟子对念佛法门起初特别有信心,但是随着个人阅历的增长,慢慢地好像没有信心了。请问如何生起真实的不会退失...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于他的国家地处偏僻边境,所以从来都没有见过佛陀、也没有听闻过佛法。这位国王一...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善生经》中,对于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种种戏求财物者为非道 如赌博、竞胜、比...
那我们谈谈什么是真如呢? 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 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清净这两个字很重要喔,不管我们...业障病又分为外病、内病两种。 外病是由于福报不够,所以修行时会发生障碍。譬如平时不肯放人家一马的人,便会到处...
佛鸣
【佛学大辞典】
上篇:佛境界庄严三昧 | 下篇:佛像 |
梵语 artha。指心的对象 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八宗纲要] p5764...
罴菩萨
向火
八辩
君荼
恶癞野干心
释氏
泥哩底
十随眠
善夜经
顿说
滥波国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怎样对治昏沉和妄想

切莫想要升官发财

如何生起真实不退的信心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国王杀生为佛所阻

取财有六种非道,不可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