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此经系因三十三天中之栴檀天子为利益众生,遂教比丘至佛处请说,使闻者咸断烦恼,速证菩提。“善夜”之名,谓此经之功德能令恶梦、险难等不祥远离。 p488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一业因也。同一之业因也。俱舍论十七曰:一业引一生,业能圆满。一业引未来世一生之意。...又作自由三昧。远离烦恼昧之执缚,达到自由自在之境界。林间录序(卍续一四八·二九三上):“洪觉范得自在三昧于云...【三藐三佛陀】 亦云三耶三菩。秦言正遍知。大论云:是言正遍知一切法。什师言正遍觉也。言法无差故言正;智无...(术语)物之实质为体,体之无改为性,体即性也。...(杂语)道家养生之术,柳文所谓服气是也。出抱朴子。佛教谓为数息之法。...亦名:乞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六,从非亲俗人乞衣戒。凡出世之士,须遵少欲为怀。今三衣具足...(经名)四卷,北凉法众译。说方等三昧之法规。南岳大师依此经行方等三昧,而证圆位。固之天台智者说方等三昧行法一...【所行圆满】 p0739 瑜伽二十二卷四页云:云何名为所行圆满?谓诸苾刍,略有五种非所行处。何等为五?一、唱令...死亡使人在这一生中无法再继续修行佛法,故谓死为魔。四魔之一。...(术语)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你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哙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注音眷)属。 释迦...【无因论】 p1051 瑜伽八十九卷十六页云:施设无因论者:谓如有一,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若有士夫补特伽罗,诸所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问: 初学佛者看什么书?请教尊敬的法师,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请推荐几本可以吗? 宏海法师答: 阿弥陀...人要学会放弃,放弃昨日的烦恼,在落泪以前转身离去,留下简单的背影;学会放弃,将昨天埋在心底,留下最美的回忆;...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就是外在的,我又何故烦恼?当知众生难度,那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不论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有很多人对慈善有很多的误解,以为慈善就是捐钱,在得与失之间...乙未闰三月十一日开示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问: 经常有人说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大安法师答: 首先得厘清概念,什么叫能行?行什么?一般讲能...
第一、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事情,一个理性的人是不应该做的。如果你赢了之后,你的心态是...
善夜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善坚 | 下篇:善女人传 |
(地名)江名。正言阿夷罗婆底。译为有驶流。恒河之支流。佛成道前水浴之河也。见善见律毗婆沙七,翻梵语九。...
一业
自在三昧
三藐三佛陀
体性
胎息
从非亲俗人乞衣戒制意
大方等陀罗尼经
所行圆满
死魔
眷属
无因论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初学佛者应先从什么书开始学习
人要学会放弃昨日的烦恼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见忍法师谈慈善
【推荐】虚云老和尚《云居山方便开示》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能行即是佛,何须念」这个知见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