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六十一卷十一页云:云何名为王可爱法?大王当知,略有五种。诸王可爱可乐可欣可意之法。何等为五?一、世所敬爱。二、自在增上。三、能摧怨敌。四、善摄养身。五、能往善趣。如是五种,是王可爱可乐可欣可意之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意以思量为性相】 p1210 成唯识论四卷十八页云:颂言思量为性相者:双显此识自性行相。意以思量为自性故;卽复用...【比丘尼】 善见云:尼者,女也。文句云:通称女为尼。智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比丘。佛以仪法不便,故在...(界名)根本地狱之八热各有十六游增。共为一百二十八。于此加根本之八热。而为一百三十六。见三界义。...【能成熟补特伽罗】 p0897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五页云:云何能成熟补特伽罗?谓略有六种律仪;住菩萨六地,能成熟...云何食?几是食?为何义故观食耶?谓变坏故有变坏者,境界故有境界者,悕望故有悕望者,取故有取者,是食义。初是段...犹言灵魂。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称神识。神识界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而体现色。楞严经卷八...(术语)气力之本曰根,善恶之习惯曰性。辅行二之四曰:能生为根,数习为性。...即可令老者返回少壮之药。大智度论卷二十二(大二五·二二四中):“如是耆老相,还变成少身,如服还年药。” p652...【论所依】 p1329 瑜伽十五卷六页云:云何论所依?当知有十种。谓所成立义,有二种;能成立法,有八种。如彼卷六页...亦名:二种五德 子题:自恣五德、举罪五德、自恣不自恣、自恣二五德各具二种五德、二五德自恣不得求余人 行事钞·自...【增上慧体】 p1315 摄论一卷一页云: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十善业道就好比大地一样,能够出生一切,没有大地能有树木花草吗?同样,没有十善业道,也不会有禅定、解脱,或者往...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我见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赞迦叶:善哉,善哉!汝今乃能...这些大德们,大和尚们,他个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别是白衣,你不要评论。出家人跟出家人可以说?一个人也不能说,要...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个觉悟是说痛苦生起的因缘。我们每一个人...
问: 既然娑婆世界是虚幻的,那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对待周边人,行孝、关爱、礼敬呢?这些怎么圆融? 大安法师答: ...
唯识学解读人生,把人生分成两块:一个是果报的受用,一个是业力的造作。也就是说,我们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情:第...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众生欲生起厌离心,殊为不易,是故释尊详陈西方净土依正庄严,...
王可爱法
【法相辞典】
【王可爱法】 p0379
上篇:王舍城 | 下篇:王衰损门 |
【有情世间等皆从业生】 p0559 俱舍论十三卷一页云:论曰:非由一主先觉而生。但由有情业差别起。若尔;何故俱...
意以思量为性相
比丘尼
一百三十六地狱
能成熟补特伽罗
食
神识
根性
还年药
论所依
自恣五德举罪五德
增上慧体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学习《十善业道经》有五方面的意义

大般涅槃经: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梦参法师:不要评论僧过
一生至少原谅三个人

痛苦和外境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心生起的

娑婆是虚幻的,为何还要行孝关爱礼敬呢

人生是果报跟造业交互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