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言灵魂。有情之心识灵妙不可思议,故称神识。神识界不可以色得见,亦不至色体,但以所入行作而体现色。楞严经卷八(大一九·一四四中):“临终时先见猛火满十方界,亡者神识飞堕,乘烟入无间狱。”[增一阿含经卷七、大宝积经卷一○九] p426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宋代廓庵师远撰绘(一说清居禅师作)。此十图以牧牛为主题,并各附自序及偈颂,以阐示修禅之方法与顺序。十牛图颂(...(术语)新译家谓之总相念住。小乘三贤之第三,一切之有漏法,于总相观为苦空无常无我也。是非别别观四念处后则不能...(术语)十乘观法之第八。谓观行者知自己之位次也。...【名色有二种业】 p0589 杂集论四卷十页云:名色有二种业。一、摄诸有情自体,二、与六处作缘。摄有情自体者:...恭御陀,梵名 Kovgoda。东印度之古王国。位于乌荼国之南。依大唐西域记卷十所载,该国濒临海隅,土地湿热,气候温暑...应作四句。有邬波索迦非世尊弟子。谓邬波索迦。未得见谛。于未来果。未能现观。有世尊弟子非邬波索迦。谓苾刍苾刍尼...(名数)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一切】 梵语 sarva,音译萨婆,乃总赅众物之词。《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载:‘萨婆,秦言一切。’《翻译名义集》卷...【无明轭离系】 p1070 集异门论八卷五页云:云何于无明轭离系?答:如世尊说:苾刍当知;有多闻圣弟子、于六触处集...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如阿罗汉惑业已尽,生死已了,但其身体还在,名有余涅槃,或有余依涅槃,言其生死之因虽尽,但...(术语)佛菩萨施于人之权谋方便也。维摩经序曰:冥根无谋,而动与事会。...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然如来所说,...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奥的经典与祖师们的著作也很难契入,常常就是草草读过而已,...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对这个气温骤降、风大干燥的季节,我们身体里的有些器官能抗寒...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优婆塞戒经》说: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吃肉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都是极为有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生理结...
现代人物质生活非常进步,但心灵依然空虚烦恼,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心不定、心不知足。物质的享受是一种刺激,使人暂...
神识
【佛光大辞典】
上篇:神药树 | 下篇:神宝寺 |
【法思胜解忍】 p0763 瑜伽四十二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由善观察胜...
十牛图
总相念处
知次位
名色有二种业
恭御陀国
一切邬波索迦。皆世尊弟子耶
七觉分
一切
无明轭离系
二种涅槃
冥权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诸经释忍辱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吃肉的六大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