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七卷三页云:当知菩萨舒手惠施,亦五依处。何等为五?一、数数惠施。二、欢喜惠施。三、殷重惠施。四、无染惠施。五、无依惠施。如是五种,如前施品,广辨应知。由此依处,由此所缘,菩萨舒手惠施而转。除此,无有若过若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catur-di?a,巴利语 catu-disa。音译柘斗提舍。又作招斗提舍。意译四方、四方僧、四方僧房。即指自四方来集之...(1366~1452)日本真言宗僧。赞岐人,俗姓安艺。于赞岐与田寺出家,妙达密藏,兼通绘画、雕刻等,学德出众。后小松...(人名)比丘名。俱舍宝疏五曰:殑耆是河神名,罗名摄受。父母怜子与字,立名殑耆摄受。女声呼名耆,男声呼为伽。梵...禅林用语。谓真实之道,无固定之形体。与“真佛无形”、“真法无相”为同类语。[临济禅师语录示众] p4224...(公案)沩山问仰山:忽有人问一切众生但有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子作么生验?仰云:若有僧来,即召云:某甲。僧回头...(杂语)以六众生喻六根也。俱舍论三十谓之六生喻经。...(术语)作幻术之人曰幻师。楞伽经一曰:如工幻师依草木瓦石作种种幻,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无量寿经上曰:譬如幻师...瞿陀尼,梵名 Godānīya。又作瞿耶尼洲、瞿陀尼耶洲、瞿夜尼洲、瞿伽尼洲、劬伽尼洲。意译作牛货洲、牛施洲。为须...(杂名)永明智觉禅师始为之。佛祖统纪二十六(永明智觉法师传)曰:夜半绕像,见普贤前莲花在手,遂上智者岩,作二...(术语)三论宗之语。于者所依之义。佛之说法为教谛,所依之二谛为于谛。是依中论诸佛依此二谛说法之文而立。二谛义...指置于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由天之业报生得,不击而能自出妙音,警醒放逸之天众,闻者皆生慎恶好善之心。此外,...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第一、八关斋戒与三长斋月 我们有机会当七天的和尚,这在我们人生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说...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这个地方是从诸佛的角度。他觉悟了妄,这个妄就是现前一念无明...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善男子善女子持念佛名,一天乃到七天,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蒙...
独在教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腊梅花的幽香飘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辉含笑笼在一株腊梅花树上,笼的腊梅微醺似...有一天,徒弟问禅师道:世上真有完人吗? 禅师笑而不答,随后从身旁的几上端起一只茶杯,递给面前的弟子,反问道:...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佛告诉诸比丘: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大众应当...
清朝比丘尼清月,江苏无锡人,居住南门慈云庵,每天诵《弥陀经》一百遍,往生咒三百遍,定为常课。夜间念佛,回向西...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佛陀出世以后,看到我们颠倒众生,我们没...
五种舒手惠施依处
【法相辞典】
【五种舒手惠施依处】 p0284
上篇:五法与三身相摄 | 下篇:五种行相观察诸行 |
子题:舍板 资持记·释持犯篇:“海版者,(大庄严)论云,昔有诸比丘,与估客入海采宝。船坏时,一年少捉一板,上...
招提
增吽
殑耆罗
真道无体
沩山业识
六生喻
幻师
瞿陀尼洲
纸阄
于谛
天鼓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八关斋戒略说

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找回那份迷失的心与爱
不去计较缺点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专修净业,一念精诚亲见圣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