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八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五种行相观察诸行?一者、观察诸行自性。二者、观察诸行因缘。三者、观察杂染因缘。四者、观察清净因缘。五者、观察清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第二静虑有四支】 p0969 瑜伽六十三卷四页云:问:第二静虑有几支?答: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二、喜,...【心所有法】 p0351 显扬一卷三页云:心所有法者:谓若法、从阿赖耶识种子所生,依心所起,与心俱转相应。彼复云何...(物名)劝缘簿也。...为法而碎其身、粉其骨之谓。证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下):“粉骨碎身未足酬。”经中多处载有为法粉骨碎身之例,粉骨...(术语)僧之有声名有戒腊者。受戒以后之年岁谓之戒腊。...我国天台宗智顗所立四种四谛之一。又作无生灭四谛。天台宗判立藏、通、别、圆四教,无生四谛系通教之说,认为因缘诸...【二心展转相缘】 p0038 大毗婆沙论十卷八页云:颇有二心,展转相缘耶?答:有。如有心起,无未来心,卽思惟此...(仪式)宋赵彦卫擫云麓漫钞曰:释氏写经一行,以十七字为准,故国朝试童行诵经,计其纸数。以十七字为行,二十五行...子题:众有三种、三种僧、破戒杂僧、愚痴僧、清净僧、知重、知轻、律师善解一字、善知戒相、一字、大小开遮重轻 行...(杂语)从地下涌出也。法华经宝塔品说,多宝塔自地下涌出。同涌出品说,恒沙大菩萨自地下涌出。...迦昙婆,梵语 kadamba。产于印度之乔木。又作迦昙波树。意译雍菜花、条茎、白花。学名 Nauclea cadamba。此树之叶发...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过程当中要掌握一个原则,站在佛菩萨的角度,他的目的是要度化众生,所以从佛菩萨的角度来看,...一、修行功夫贵恒常 很多初发心的人来问:老和尚!弟子们在灵岩山寺打佛七,日日跟着维那、悦众师父们精进用功,太...小和尚救回一个轻生者。那人悠悠醒转,对方丈说:谢谢大师。但不必费力气救我,我已下定决心不再活了。今天不死,明...
修行最重要是四个字:信、解、行、证。为什么会信得不深、信得不真呢?是因为我们理解得不够。有的人不注重形式,觉...
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恶业,想想因果不虚的,如果一件一件去承受,那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情!那怎样才能免堕地狱、...
一、绪 言 禅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在佛教各宗派中,是个特殊的宗派。又以其行持的行相近似禅数学的习禅,...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
在此世间,每一个众生都在追求着安乐,为什么会不期而遇种种痛苦呢?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颂》中回答说:苦因于惑业,...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
【法相辞典】
【五种行相观察诸行】 p0284
上篇:五种舒手惠施依处 | 下篇:五种厚重三摩地相 |
(术语)谓诸恶皆空寂而清净也。无漏者,离烦恼之垢染而洁白清净也。...
第二静虑有四支
心所有法
募化簿
粉骨碎身
名腊
无生四谛
二心展转相缘
释家写经字数
说法摄众如非
涌出
迦昙婆树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找到自己契机的法门来修学
在家人从朝至暮的修行方法
你的债都还了吗

把吵嘴的劲头拿来学佛

过去造了很多恶业,怎样消除这些恐惧

能悟法师:禅宗概论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