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置于忉利天善法堂之大鼓。此鼓由天之业报生得,不击而能自出妙音,警醒放逸之天众,闻者皆生慎恶好善之心。此外,又称天人所持之鼓为天鼓。复因天鼓音声无主无作,无起无灭,能利益无量众生,故用以比喻佛之说法。据法华义疏卷一载,贼来贼去之际,天鼓皆鸣,而诸天心勇,修罗惧怖;众生烦恼之应来应去,佛皆说法,而弟子心勇,诸魔惧怖。天鼓无心能为四事,如来虽说,亦复无心,故以天鼓喻显佛之音声说法。[新译华严经卷十五、卷五十一、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法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上、法华经玄义卷六下] p136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地失德各有九品】 p0616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六页云:地地失德九,下中上各三。论曰:失、谓过失。卽所治障。...谓宇宙一切万有,皆自阿赖耶识变现而来。这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子题:世尊、大德 含注戒本·皈敬偈:“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含注戒本卷上·一·八) 戒本疏·释皈敬偈:“...(传说)最胜王经梦见金鼓忏悔品所说妙幢菩萨所见金鼓忏悔之梦也。金光明经作信相菩萨。...梵名 Gavājpati,巴利名 Gavajpati。佛弟子之一。又作憍梵跋提、笈房钵底、伽婆跋帝、伽梵波提、伽傍簸帝、迦为拔...五百位外道之高德。有关五百仙人之传说,依大智度论卷十七所载:(一)憍赏弥国优填王由色染之故,曾断五百仙人之手足...(异类)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鬼女也。...【法界】 p0756 瑜伽九十四卷三页云:等说一切事法增上名句文身,名为法界。 二解 如十八界由六种分别中说...济缘记释云:“即阿湿婆等在羁连聚落,污家恶行;佛令舍利弗往摈;二人来悔,二人逃去,二人不悔,遭摈起谤。”(业...戒本疏·三十舍堕法:“人衣异处名离,经夜曰宿。久慢促恼,限期一日,故曰离衣宿戒。”(戒疏记卷一一·一·一三)...子题:半满两字、四藏、两藏、三种教、唯制道教、唯制俗教、通道俗教、涅槃两字、半字、满字、渐教、涅槃满足教、满...(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叫禅在当下。要讲这个题目,首先我想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何谓禅;第二个问题何谓当下。 由...为何有些人行善后不觉得有善报?这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1)此人可能业障很重。因此所做的一些布施与过去的业障...问: 要想成为自己人生的大赢家,该怎么做?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外在环境又纷繁复杂,该如何做到家庭和...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但其实,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罢了。为了防微杜渐,...
方丈禅房的门外,是用青石铺设的地面,奇怪的是,正对着禅房的门,有一块青石突兀地高出地面一寸有余。 多少年来,...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常以米酒入菜,吃了以后是否犯戒?又冬天煮的素的烧酒鸡可以...
事物总是相对存在的,所以任何事物都会有它们好的一面,也会有它们不好的一面,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要看人怎样去对待,...
无论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谛为根本, 如佛经里面讲,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修行学佛必须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没...
天鼓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天道 | 下篇:天鼓雷音佛 |
(术语)持善见律毗婆沙之师资相传也。佛入灭以来每岁安居竟记一点,故名众圣点记。出三藏记十一善见律毗婆沙记曰:...
地地失德各有九品
万法唯识
诸世尊大德为我说是事
妙幢菩萨梦
憍梵波提
五百仙人
摩怛里
法界
谏摈谤法
离衣宿戒释名
毗尼藏昔传分判明今取舍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禅在当下
圆因法师:行善后为何得不到善报
如何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疾病在身体上的先兆

禅房门外的绊脚石

煮菜时放一点料酒吃了犯酒戒吗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