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八卷九页云:常应作者:谓诸菩萨、于五种处、常应修作。一、常应修作不放逸行。二、无依无怙苦恼有情,为作依怙。三、常应修作供养佛行。四、常应遍知误失不误失。五、于一切所作若行若住诸作意中,常应修作大菩提心,以为导首。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化主之一。于禅林,多担任劝化读诵阿弥陀经之职。现今丛林已不存此职。禅苑清规卷四(卍续一一一·四四八下):“华...凡五十卷。唐代义净译。全称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梵 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三册。本书...(书名)唐普光法师着,有俱舍论记三十卷,性相学者。单称光记。...即依般舟三昧经,以阿弥陀佛为本尊,为修念佛三昧所设之堂舍。略称常行堂。又作常行佛立三昧院、般舟三昧院、阿弥陀...【自性不知自性】 p0601 大毗婆沙论九卷九页云:问:何缘自性不知自性?答:勿有因果能作所作能成所成能引所引...【初善】 p0682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初善者:谓听闻时,生欢喜故。...原为久住护持佛法之意,后指掌管一寺之主僧。又作住持职。略称住职。本称维那、寺主,宋代以后之禅林广用住持之职名...【四种死】 p0402 瑜伽十四卷十一页云:又彼彼处受生有情,有四种死:一者由自故死,谓于戏忘意忿天中而受生者,二...(术语)又云内熏。在本觉之真如内,冥冥熏习妄心使生菩提心也。止观四曰:冥熏密益,即是外护。辅行曰:自非内熏,...戒本疏·十三僧残法:“(僧残)第十破僧违谏戒。意亦有四。言制有三:(一、不听破意)所以不听破僧者,僧众和合,...【一味蕴】 指无始以来,有一味延续的细微意识,乃形成轮回的主体。这是小乘经量部所立。经量部主张此细意识自无始...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普门品(日诵式版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有一些修行者被障碍在法执上,以至生生世世不能解脱。法执的表现一般都是执着乃至停留在对经论的研究上,整天钻在经...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中毒,往往还会导致生命的危险。由于饮酒而导致的犯罪很多,如...
唐朝时,五台山有个僧,法号必救,德行好。阎罗王都很恭敬他。山下有个人,叫做王有相,有一天他梦见黑白无常跟他说...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 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佛陀在世时,他慈悲爱护一切众生,贫困的、病苦的,他都爱护关心。那时有一位长老比丘病得非常严重,不只全身不能动...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
问: 我是一个虔诚信佛已皈依没受戒的俗家弟子。我的家里经常来很多的仙界众生,还有许多的冥界众生和有灵性的生命...
五处常应修作
【法相辞典】
【五处常应修作】 p0281
上篇:五处决定应作 | 下篇:五处常所应作 |
环中,空虚之义;虚白,纯白之心。指超越善恶、是非、有无、迷悟等绝对之境地。又用以形容打坐之境地。 p6450...
弥陀头
有部律
光记
常行三昧堂
自性不知自性
初善
住持
四种死
冥熏
破僧违谏戒制意
一味蕴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修行必须破法执障
不饮酒戒

只要具足品德,鬼神都恭敬

又穷又病,家里也出很多祸事,怎么办

念佛摄心的方法
佛陀照顾老病比丘

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