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六卷二十一页云:贪有五种。一、于内身欲欲欲贪。二、于外身淫欲淫贪。三、境欲境贪。四、色欲色贪。五、萨迦耶欲萨迦耶贪。是名五贪。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语 varna-rūpa。指显然可见之色。为“形色”之对称。于一切色法中,其相状显著,可使眼见而识别者,有十二种,即...【极亲昵分别】 p1198 如八种分别能生淫贪中说。 二解 如虚妄分别八种中说。...(术语)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古印度佛教遗址。传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亦译岚毗尼、龙弥尼、林微尼、腊伐尼等。在今尼泊尔境内靠近印度边境小镇鲁...(物名)Kalala,又作羯罗蓝,歌罗逻,羯刺蓝,羯逻罗等。译曰凝滑,杂秽等。父母之两精,初和合凝结者。自受生之初...【神足略修习相】 p0935 瑜伽九十八卷五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神足略修习相。一、由远离奢摩他品随烦恼故。...【灭谛相】 p1212 集论五卷十二页云:何等相故?谓真如、圣道、烦恼不生、若灭依,若能灭,若灭性,是灭谛相。如世...【为性不能法随法行】 p1176 瑜伽七十一卷十五页云:由三因缘,为性不能法随法行。一、由顾惜身命。二、由卽彼增上...(名数)起信论所说五识之一。与六粗相中之智相同。就心体云智识,就无期之相云智相。【又】(术语)朋友之异名。如...马祖道一之法嗣华林善觉有大空、小空二只老虎为侍者,师夜里步行时,常七步一振锡,一唱观音名号。宰相裴休感其摄虎...唯一真实的法界,也就是佛的法界。诸佛平等的法身,从本以来,不生不灭,非有非空,离名离相,无内无外,唯一真实,...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现实生活中,人到中年后,就显现出受性格和品格影响所致的面貌: 宽厚的人多半一脸福相; 性情柔顺的人面相柔和善美...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有一子,年约十二、三岁。当长者夫妇往生时,其子年纪尚幼,不...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望着自己田中已经成熟、可以采收的稻米,面露欢喜之情。佛陀问...
问: 请法师开示,家人寿尽的时候,去寺庙办佛事和在家助念效果是否一样?如果附近没有寺院和僧人,应该怎么办? 宏...
一、古代放生与现代放生之乱象 据经典记载,救护生命是佛陀教导的护生理念。当一些动物碰到生命危险时,正好被出家...《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经中的孝经。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集结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前来,一同赞叹地藏菩萨 ...
现前难行,怨有情所现作一切饶益事故。 什么叫现前难行?就是说,菩萨遇到了怨家,彼此间有怨恨的这个有情众生,菩...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现代人涵养的一面镜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人的行坐举止有良...
五种贪
【法相辞典】
【五种贪】 p0256
上篇:五种义 | 下篇:五种愚 |
(术语)又曰劝化。教人而化恶为善也。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又】(杂语)乞人施物,一名教化,...
显色
极亲昵分别
四弘誓愿
蓝毗尼(lumbini)
羯逻蓝
神足略修习相
灭谛相
为性不能法随法行
知识
华林二虎
一真法界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面相的好坏与心灵的善恶是相应的
慧不贪欲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家人寿尽的时候没有师父助念怎么办

积极护生,如法放生
地藏经消业障法门

菩萨遇到怨家该怎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