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五卷三页云:五种义者:一、所遍知事。二、所遍知义。三、应遍知。四、得遍知果。五、受用遍知果。所遍知事者:谓一切所知事;若诸蕴事,若内处事,若外处事;如是等。所遍知义者:谓尽一切种如所应知,若世俗谛,若胜义谛,若功德,若过失,若诸缘,若三世,若起住坏相,若如病等,若苦集,若真如实际法性,若广,若略,若一向记,若分别记,若反问记,若置记,若隐,若显,如是等所遍知义,应知。遍知者:谓能取前二境菩提分法。得遍知果者:谓永灭贪欲瞋恚愚痴,及无遗余贪瞋痴断四沙门果,及诸声闻独觉如来共不共世出世功德,具足作证。受用遍知果者:谓即于所证法中,解脱智,及广为他开示演说分别。此五种义,亦摄一切义,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萨拘卢楴】 此云卖,姓也。...(名数)法相宗于世俗谛开四重,于胜义谛立四重,世俗胜义,合为八谛。瑜伽论六十四明两种之四谛,唯识论九说胜义之...【加行善】 p0525 集论二卷九页云:何等加行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故;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臂喻)妙法能照世间之闇如灯。唐华严经一曰:能然照世妙法灯。...爱与取。爱是喜欢的意思;取是要的意思。...禅宗公案名。依无门关第五则(大四八·二九三下):“香严和尚云:‘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术语)同于授记,于众生授与决定作佛之记别也。大日经疏一曰:定光之授决。...阿地瞿多,汉译无极高,中印度人,深通五明、三藏。因欲宣扬佛法,携带很多梵本从中印度来华,于唐永徽三年(652)正...(名数)一、发心普被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欲普被于法界之群生,咸使利益安乐也。是名发心普...(术语)阿含之新称。...往生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没有胡须,几乎没有皱纹,是象征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萨圣像都...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法因缘生。当然,这个观念世间慈善家也提出说──善有善报、恶...要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成净土,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不管外在的环境如何,最重要的是先从个人做起。首先自己不做有损他...一、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 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能变成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这句名号我们要念呢,要有一些前提:第一是信愿,第二要一门深入。其实一门深入与信愿正好是成正比例的,他信得深才...当今社会,人们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头行色匆匆,而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人群却大幅度减少。现代社会步入...六字洪名,昙鸾大师说是清净法身,真实智慧。清净法身就是无量寿,真实智慧就是无量光。无量光寿就是实相。 所以我...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之气,而这种瞋心,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无明火」。 人之所以起...
五种义
【法相辞典】
【五种义】 p0256
上篇:五种事 | 下篇:五种贪 |
非如实信仰教法,而赖义理之智解与教法之分析所得之信念,称作解信。反之,全凭信仰、信心而入信者,称作仰信。 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