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十五页云:又为五种不敬信所执持者,心不调柔,不能生长诸善根本。谓于大师所说正法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正觉发者,正教授者,正教诫者,同梵行所,无有信敬。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七觉分之一。新译曰轻安觉支。除一切之心缘而身心轻安也。见智度论十九。...(故事)婆沙论九十九曰:大天虽犯三逆罪,然善根未断,深生忧悔。闻沙门释氏有灭罪法,遂诣鸡园寺,于其门外闻一苾...环中,空虚之义;虚白,纯白之心。指超越善恶、是非、有无、迷悟等绝对之境地。又用以形容打坐之境地。 p6450...(术语)入灭尽定前刹那极微细之心也。...天台宗所立五品弟子位之第三位。即圆顿之修行者于观行即(六即位之第三)之位,受持读诵法华经之外,复说法利导于人...为唯识宗所说“法处所摄色”五种之一。指分析色声香味触等五境、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实色而令至物质之最小单位“极微...【最上成满菩萨住】 p1156 瑜伽四十七卷十六页云:云何菩萨最上成满菩萨住?谓诸菩萨、安住于此,于菩萨道,已到究...【三界爱别】 p0189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若欲界爱,于所知境,令迷惑故;说为冥暗。若色界爱,于所知境,令迷惑故...(术语)昏住也。六祖坛经曰: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永嘉禅师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三颠倒之一。谓凡夫对六尘之境起颠倒思想,生种种烦恼。[宗镜录卷四十二] p5452...四平等心,亦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晚课蒙山施食仪...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个食品公司的工人,平常身体就不大好,生病时更是心烦意燥。皈依三宝后,虽然...
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台湾地区的人民非常容易生气,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天都会生气,百分之六十的人每个星期都会生气...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间堕地狱中。 突吉罗的小罪,尚且获得此种果报,何况是犯重罪...
今天,我们能在这个道场用功办道,首先要想想慧可祖师,他当年到这里来修行,历经十四年的艰苦磨难。我们今天在这里...作为一个女人,谁不想自己是个有魅力而又阳光的呢,但是,要成为有魅力的阳光女人谈何容易。在我们的一生中,烦恼、...一、法无顿渐,人有利钝 《六祖坛经》的第十六条说: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自识本心,...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也是要有智慧,要知道抉择。 (一) 由福田门故力大...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
五种不敬信
【法相辞典】
【五种不敬信】 p0267
上篇:五种流转相 | 下篇:五种乞求者 |
【受有五种】 p072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一页云:所说受名,总有五种。一、自性受,二、现前受,三、所缘受,...
除觉支
大天五事妄语
环中虚白
微微心
说法品
极略色
最上成满菩萨住
三界爱别
空心静坐
想颠倒
四等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梦中仙人指路 临终正念往生

用智慧来化解脾气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功夫用到纯熟程度,那种境界是不思议的享受
七种美德让你成为魅力女人
圣严法师:自见本性,无有差别

如何用最小的力气去积累最大的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