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等心,亦即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一)梵语 ācārya,巴利语 ācariya,西藏语 slob-dpon。又作阿舍梨、阿阇梨、阿祇利、阿遮利耶。略称阇梨。意译为...【一切色略有四种】 p0011 五事毗婆沙论下十五页云:然一切色,略有四种。一者、异熟,二者、长养,三者、等流...迷者迷惑宇宙人生的真理,悟者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迷时是众生,悟了即成佛。...梵名 Pramāna-vārttika,西藏名 Tshad-marnam-hgrel。印度因明大论师法称著。又称广释量论本颂。与法称其他六部因...(术语)大乘菩萨二阿僧祇劫之终,于第七地专修无相观,上无菩萨之可求,下无众生之可度。于是钝根怯弱之菩萨,着此...【那提】 唐言福生。具依梵言,则云布如焉伐耶,此但讹略,而云那提也。本中印度人。慈恩翻译。...(术语)有漏果报四相之二。有漏之果报。为三苦八苦之性,故云苦。无男女一异等诸实相,故曰空。...禅林用语。指极稀少之人,即极优秀之人。如南泉禅师所谓“会取佛未出世时,尚不得一个半个”之类即是。出典于道安、...【纯自利】 p0933 瑜伽三十五卷十七页云:此中菩萨、于纯自利应知应断者:谓为己乐;求财受用。或为悋法;于佛...(637-735)中印度人,唐玄宗开元四年到长安,翻译密宗经典,为密教祖师之一,与金刚智、不空等并称开元三大士。...【二种于清净道惊怖因缘】 p0044 瑜伽八十卷十五页云:由二种相,应知于清净导惊怖因缘。一者、由于前后清净导...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印光大师校印本)...
略而计之,大悲有三:一者,佛在世时,怜此五浊,说难信法,是为第一重大悲悯念众生。二者,佛灭度后,福慧日浅,罪...受西方性自由思潮的影响,包二奶、养情人、纳妾等有损一夫一妻制的现象仍然存在,显有蔓延趋势。随着婚外恋事件的与...
大家学佛的同时,都在做积累功德的事,为自己多修福报,希望今生能生活得更加好。因此,我们会去布施、供养、放生。...
一、绪 言 禅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在佛教各宗派中,是个特殊的宗派。又以其行持的行相近似禅数学的习禅,...问: 如何发财? 梦参老和尚答: 很简单,做布施。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贫女很穷,讨口要饭,没...问: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 要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必须把法往内心里面融化。如果这个法只是在...问: 很高兴来到东林寺,感受不一样的丛林生活。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明白,可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做不到那么坦...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在土地鬼神。终身卫护。现世衣食丰溢。无诸疾苦。乃至横事不入...
四等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四智 | 下篇:四缘 |
(杂名)七珍者,七种可珍重之宝也。与所谓七宝同。万宝者,指一切之财宝而言。...
阿阇梨
一切色略有四种
迷悟
释量论
沈空
那提
苦空
一个半个
纯自利
善无畏
二种于清净道惊怖因缘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释尊以三重大悲悯念众生
婚外恋产生的究其根源

【推荐】所积之福已被自己折损

能悟法师:禅宗概论
一边想发财,一边却挥霍浪费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我们将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