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梵名 Bandhu?ri。音译畔度室利、畔徒室利。为唯识十大论师之一。其事迹不详,传说与世亲为同时代人。尝就世亲之唯识...(杂语)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过无量阿僧祇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梵名 Sadpada?āstra。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论藏。即:(一)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二十卷,舍利弗造,唐代玄奘译。(二...(名数)地水火风之实四大也。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故曰大。生一切色法,故名种。...子题:萨遮尼犍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萨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地持云...【六种福智】 p0299 瑜伽三十六卷五页云:云何为福?云何为智?谓略说福,卽是三种波罗蜜多。一、施波罗蜜多。二、...梵语 prahāna-sajvara。谓与九无间道共生之静虑律仪(定共戒)及无漏律仪(道共戒)。即指与有漏之未至定中之九无...【邪见业道有三种】 p0673 瑜伽六十卷十页云:复次若作是心;诸有此见,拨无施与,乃至广说。彼于王等、获大供...(佛名)在最上方世界之佛名。观无量寿经曰: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八十华严经...(杂名)称大日经转字轮品金刚手所说之六句。其文曰:归命菩提心,归命发菩提。稽首于行体,地波罗蜜等。恭礼先造作...生老病死苦(人生必经的四大过程)、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求不得苦(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
《譬喻经》说:从前有夫妻二人,祷天求子,妇即怀娠,生四种物,一是旃檀米斗,二是甘露蜜瓶,三是珍宝锦囊,四是七...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为什么? 你连这个娑婆世界的事厌离心还没有,你能离开娑婆世界吗?我们经常念 发菩提心、...
春秋时期,楚王请了很多臣子们来喝酒吃饭,席间歌舞妙曼,美酒佳肴,烛光摇曳。同时,楚王还命令两位他最宠爱的美人...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为不安定,所以我们的生活言行很不平稳,导致自己和别人之间缺...
楞严咒感应力非常强大,我们读诵学之能除一切苦。 一:楞严咒是十方一切诸佛,每一佛必说之咒,十方一切诸佛也因为...
请看经文: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
阿弥陀佛彻证法界实相理体,同时又把他无央数劫的积功累德、六度万行所有的功德,全都凝聚在六字名号当中,来传达给...日常生活中如何修习慈爱众生呢?以下这些高僧大德慈悯众生的行为,我们理应效仿随学。 智舜法师 隋朝智舜法师在亭山...
受有五种
【法相辞典】
【受有五种】 p072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五卷一页云:所说受名,总有五种。一、自性受,二、现前受,三、所缘受,四、相应受,五、异熟受。自性受者:如说三受。谓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现前受者:如大因缘法门经说:阿难当知,受乐受时,余二受便灭。应知如是所受乐受。是无常苦灭坏之法。离我我所。如是苦受,不苦不乐受,应知亦尔。所缘受者:如识身论说: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故,触。触为缘故,受。当知此受,能领受色,非数取趣色。是眼触所生受,缘非数取趣。如是乃至意法,广说亦尔。相应受者:如说:有乐受法,有苦受法,有不苦不乐受法。云何乐受法?谓乐受相应法。云何苦受法?谓苦受相应法。云何不苦不乐受法?谓不苦不乐受相应法。异熟受者:如此中说顺乐受业,顺苦受业,顺不苦不乐受业。
上篇:受蕴差别 | 下篇:受有八相 |
【赖耶果相】 第八阿赖耶识具有三种面相。即是自相、果相、因相。果相为有情总报的果体即是异熟识。异熟识旧译果报...
亲胜
富楼那成佛
六足论
四大种
如来相好以戒为本
六种福智
断律仪
邪见业道有三种
光明王佛
毗卢遮那如来菩提心赞
五苦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佛遗教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人间第一美事莫如念佛

你没有发菩提心,悟不了的

宽容,是为自己创造机会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楞严咒为何有如此强大的感应力

这句佛号跟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