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九卷二十页云:云何他所讥毁过患?谓彼依止二种邪论,发起三种自苦恼行。若作是说:所有士夫补特伽罗,诸所领受,一切皆是宿因所作。是名第一邪论。谓恶因论。复有说言:如彼最初,自在变化。从是已后,诸所领受,一切皆是宿业所作。是名第二邪论。谓恶因论。三种自苦行者:谓身语意护。身护者:谓不以身与余有情共相杂住。唯往山林阿练若处,独居闲静,都无所见,而修苦行。语护者:谓彼受持默无言禁。意护者:谓心忍受自逼切苦。彼起如是欲乐言说,为他显示。由此二种所见圆满,及由三种苦行圆满,能越众苦。然其自苦,不能越度。是故为他之所讥毁。若诸所受,一切皆是宿因所作,亦是自在变化因作,亦是三种苦行能越因之所作;是则三种修苦行俱所受众苦,定是宿世黑业所感;亦是暴恶自在所化。三种苦行,皆不能越。是故于今,受斯苦受。若彼虽复内证稽留,而有为他所称赞者;犹尚不可。况此为他称赞胜利,亦无所有。是故名为第二过患。由此分故,唯可讥毁。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忍无智见差别】 p0710 俱舍论二十六卷一页云:前品初说诸忍诸智,于后复说正见正智。为有忍非智耶?为有智非...即僧徒所居之伽蓝。蓝,伽蓝之略。伽蓝为精进修行者所居,故称精蓝。(参阅“伽蓝”2769) p5885...何等世俗故?谓以世间道摧伏种子所得灭,是故世尊别名说为彼分涅槃。...【爱支差别】 p1203 瑜伽十卷一页云:欲爱云何?谓欲界行为缘所生于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爱云何?...【二十九事】 p0029 瑜伽七十八卷十八页云:云何名为二十九事?谓依杂染品,有摄诸行事。彼次第随转事。卽于是...(职位)禅林之职名。司金谷者。库司知事之外有此职。原为宋朝官职之名。提点者,提举点检其事使无尘滞也。见象器笺...出世,离开人间;涅槃,已达超越生死,完全觉悟之境界,乃佛教终极之实践目的。佛典中并无“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之...(物名)其人生存中所造之画像木像等,谓之寿像。...【成唯识论圆测疏】 圆测为新罗国人,十五岁游学长安,唐太宗贞观年间,敕住京邑西明寺,世称西明圆测。玄奘三藏西...谓不待分析坏灭一切有为法之事体而直接体达其当体本即是空。盖因缘生之法,如梦如幻,并无实性。观如此当体即空者,...(天名)Yakṣin,不动明王使者之名。译曰勇健神。圣无动尊成就使者法品曰:次无动尊药厕抳(唐云勇健神)使者像,...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有这样一个试验: 一个长跑运动员参加一个5人小组的比赛,赛前教练对他说,据我了解,其他4个人实力并不如你。结果...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缠缚。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在这个世间,谁能摆脱财色名食睡呀...问: 佛家强调因果报应,但在当今这个社会,我看到的都是恶因善果,善因恶果。对于这样一个社会,佛教应该怎样做?...从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从自我到无我的三个修行阶段。事实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无法达到无我的境...那还是好几年前,淼镇新开了一家玩具店,主要经营一些玩具和装饰品,以前镇上也有卖玩具的,不过大部分在百货店里放...
佛陀在经典当中告诉我们,生命就像是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不可能会停止的。...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家是看不见的,打妄想人家也是看不见的,所以这个在于自己。自...
1、佛陀与父亲净饭王 《菩萨睒子经》云:人有父母,不可不孝;道不可不学。济神离苦,后得无为,皆由慈孝、学道所致...
三种自苦恼行
【法相辞典】
【三种自苦恼行】 p0201
上篇:三种染恼心法 | 下篇:三种受欲圆满 |
(人名)Arjuna,天子名。无翻名。见慧琳音义四十三。传未详。...
忍无智见差别
精蓝
世俗
爱支差别
二十九事
提点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寿像
成唯识论圆测疏
当体即空
药厕抳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谁拉你走向了平庸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为什么恶人不得恶报
圣严法师《认识自己才能有所成长》
微不足道的小砝码

主导生命的两个力量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