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禅林之职名。司金谷者。库司知事之外有此职。原为宋朝官职之名。提点者,提举点检其事使无尘滞也。见象器笺七。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种类摄】 p1260 如十种摄中说。 二解 显扬十四卷十页云:种类摄者:谓诸蕴等遍自种类所摄。 三解 杂集论五卷十三...梵语 pājsu-kūla,巴利语 pajsu-kūla。 略称粪扫。又作衲衣、百衲衣。即摭取被舍弃于粪尘中之破衣碎布,洗涤后作...(植物)花名。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散陀那花,亦云线陀那,此云流花也。探玄记二十曰:删陀那大药王树者,此云续断药...指系属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界之善恶业。大乘义章卷七“三界系业义”谓系业有四义:(一)就业体而言,有漏之业体...子题:佛经行之基、圣足迹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十诵,若经行,应直行,不迟疾,画地作相,亦有经行堂阁。”资持...【所亲昵】 p0737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所亲昵者:谓是过去诸顾恋爱所随处故。...乃大乘起信论所说之法门,即指阿赖耶识与分别事识。(一)阿赖耶识,梵语 ālaya-vijāna,译作“无没识”。如来藏与...(术语)谓解境之十佛也。以解境之十佛,融众生器智正觉之三世间而为十佛故也。...(传说)有阿罗汉常入龙宫食已,以钵授沙弥使洗,钵中有残食数粒,沙弥嗅之大香,食之甚美。便作方便入师绳床下,以...(术语)布施而乞病愈也。魏书(京兆王太兴传)曰:初太兴遇患,请诸沙门行道,所有资财,一时布施,乞求病愈,名曰...观世音菩萨之别号。又称圆通尊。昔时楞严会上大小二十五圣各自说所证之圆通方便,佛敕文殊料简是非,文殊历评已,独...佛说疗痔病经...(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如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萨,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萨的心转成一致,你就是地藏菩萨,才能达到这种殊妙的境界。 为名闻、为利...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的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个话题,就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就是说我...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
有一天,弹簧冲著压力大声叫道:人们喜欢的是我,又不是你!你干嘛老是来找我的麻烦? 压力淡然一笑,平静地说道:...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舜若多就是虚空的意思。他的...
一、禅观入定,得睹远师 法照大师(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详。有一说云,大师是南梁人,初由东吴来庐山,慕...
提点
【佛学大辞典】
上篇:提头赖吒 | 下篇:提罗 |
(术语)言戒定慧不离自性也。六祖坛经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
种类摄
粪扫衣
散陀那
系业
经行行相
所亲昵
二识
融三世间十佛
沙弥着香为龙
散生斋
圆通大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心力跟地藏菩萨妙定相合,所求之愿都能满足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没有挣扎就没有进步

用什么心态来修学,才会比较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