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四种不死矫乱外道】 p0461 一、彼诸外道,若有人来,依最胜生道,问善不善;依决定胜道,问苦集灭道;便自称言:...(譬喻)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结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虽一,而由妄相分别生六根也。楞伽经五曰:佛告阿难:此宝花巾...(名数)辩中边论,有十种法师颂曰: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讲说及思修。...(656~710)唐高宗之第七子,名显,为武后所出。弘道元年(683)高宗崩,遗诏柩前即位,改元嗣圣,二月,为武后废...香港最早的寺庙,港地佛教的发源地。位于风景秀丽的元朗厦村西侧。相传梁代禅师怀渡留居此地而得名。寺内最早的建筑...谓至诚请求佛菩萨来临。据长阿含卷一大本经载,毗婆尸等过去七佛成道时,梵天尝前往劝请三转法轮。另于佛本行集经卷...全一卷。宋代临济宗僧琅玡慧觉撰,门人元聚集,明永乐年间(1403~1424)刊行。全称滁州琅玡山觉和尚语录。又作琅玡...(譬喻)以香譬须弥山也。新译仁王经上曰: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譬喻)涅槃经九曰:喻如猕猴捉水中月。摩诃僧祇律七曰: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于空闲处有五百猕猴,游...(术语)谓一句一句释其义理也。释真言以初释字义,次释句义为例。大日经疏四曰:真言中有字义句义。...摄大乘论云二智: 一、根本智 根本智亦名无分别智,谓此智不依于心,不缘外境,了一切法,皆即真如,境智无异...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病苦,应该如何应对比较好,比如念什么经,或者做法事超度可以...佛陀在舍卫国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商主带领五百位商人一起入海采宝。中途因商船破损,商人们只好赶紧返航,并且祈求...许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担心蛋白质摄取不够或营养不良,现在他们大可安心了!科学证明植物性蛋白质才是真正的优...
忙碌并没有错,因为忙碌而迷失了自己,那就有点不对头了。 在日本的历史上生成过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
众生都是凡夫,难免起烦恼,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起烦恼不可在八识田中下种子,下了种子,一定受果报。那么,怎么...
朱元介,名之蕃,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官职做到礼部侍郎。朱元介工于书法绘画,山水画与宋代的米芾、元朝的吴镇...
造河船以济人渡,就是建造船来渡人。我们面临着江河湖泊就会愁叹:隔河相望,怎么过去?如果忽然有一条船,能够运载...问: 我是一个农民,要种地,可是有时庄稼上会长很多小虫。不打农药,影响收成,打了又犯杀戒。请开示如何处理。 大...
成唯识论圆测疏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成唯识论圆测疏】圆测为新罗国人,十五岁游学长安,唐太宗贞观年间,敕住京邑西明寺,世称西明圆测。玄奘三藏西行返国,开设译场,奉旨参与其事,与窥基、普光齐名。著述颇多,而以《成唯识论疏》最为重要。唯此疏未收入藏经,历来资料,均称此疏失传。而此疏竟于近年重告出世,此中因缘,颇值一述。时人传颛法师,为广钦老和尚入室弟子,生平有逛旧书摊的癖好。一九八六年,师闲游台北光华市场旧书肄,无意中自一书肄旧书堆中,发现一本十分陈旧的木刻本《成唯识论圆测疏》,他刹那间眼睛一亮,心中兴奋不已,但不敢溢于言表,盖书商对于古版书之索值,恒视客人之表情而定,则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也。师淡然问之,书商索价三千,且加重语气曰:‘还价不卖’。时三千元为数十本新书之代价,但恐失之交臂,乃立即付款书以归。途中深感法乐,以多年来中日韩三国绝版的古籍,竟重新出世。继而深感责任重大,应及早流通,与世人共享。归后细读,发现其中有难断句者,辞意不明者,再与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对照,其中不同之处更多。师乃商请其时主持慈济文化中心的陈慧剑居士,请由文化中心出版流通。陈慧剑居士乃膺此重任,亲为断句,政治大学教授熊琬博士亦参与其事。并重新排版付印,此书乃重行流通于世间。
上篇: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 下篇:成唯识论义蕴 |
位于山东泰安县北。五岳之一。又作岱宗、岱山、太山、泰山,岱岳、泰岳、东岱、天孙。为我国东部之大山,标高一五三...
四种不死矫乱外道
六结
十种法师
唐中宗
灵渡寺
劝请
琅玡山觉和尚语录
香如须弥
猕猴捉水月
句义
二智(五)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五百商人入海采宝
植物性蛋白才是优质的蛋白质

【推荐】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在八识田中下阿弥陀佛的种子

被富贵逼落三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