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卷七页云:问:何故建立三种欲生,三种乐生耶?答:由三种求故。一、欲求。二、有求。三、梵行求。谓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欲求者,一切皆有三种欲生。更无增过。若诸沙门,或婆罗门,堕有求者,多分求乐。由贪乐故;一切皆为三种乐生。由诸世间,为不苦不乐寂静生处,起追求者,极为鮮少;故此以上,不立为生。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Yuanjuezang 湖州思溪圆觉禅院大藏经。密州致仕观察使王永从全家发愿捐助,比丘净梵、宗鉴、怀深等负责劝募雕造...【四十八无明】 p0447 品类足论五卷三页云:有四十八无明。谓见灭所断邪见相应无明,见灭所断疑相应无明,见灭所断...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持戒威力】 p0850 瑜伽三十七卷十四页云:持戒四相者:谓诸菩萨、受持清净身语律仪,能断犯戒、戒所对治。是...【诸菩萨愍】 p1349 瑜伽七十四卷十五页云:问:诸菩萨愍云何?答:于苦现前诸有情所,随生愍伤故。...(术语)持三白食之法也。宋高僧传二十三(元慧传)曰:立志持三白法。...行宗记·释十三僧残法:“善见问云:‘三业之中学问、坐禅、营事,何以独修下业?’答:‘此是前身宿愿所牵故,曾于...谓预流向预流果。是第一双。一来向一来果。是第二双。不还向不还果。是第三双。阿罗汉向阿罗汉果。是第四双。...(术语)不净曰尘。不实曰妄。一切生死之境界也。明神宗续入藏经序曰:使人破尘妄之迷,以印妙圆之体。...为念佛修行之结社。全称白莲华社。略称莲社。源于东晋慧远所创之结社念佛,今为此类结社之通称。东晋太元九年(384...(经名)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也。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谓之观世音救生经,又云高王观世...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句充满矛盾语境的...(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伟大,世尊为什么出家?一般人对出家没有正确的认识...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感情一定很甜蜜;兄弟姐妹之间,如果有互相宽恕的心,兄弟姐妹...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这四句很平白的话,但是非常值得我们铭记落实在行为当中。少说...
念佛是长是久,各人因缘善根有差异。但无论他念佛时间的长久,只要具足信愿,都能往生。《观无量寿佛经》讲的临命终...
按照蕅益大师说法,两舌、绮语、妄言、恶口,得果报的力量最强大的就是恶口,尤其是在三宝的境界,要小心! 佛陀有...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僧三宝也。 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了解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我们学佛的终极目标,这种正信、正见先要接受。要实施这样的目...
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法相辞典】
【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p0225
上篇:三种补特伽罗成就二种法见 | 下篇:三摩地及解脱说有前后不同 |
(术语)天竺外道中见有狗死生于天上者,邪度狗法为天上之生因,有学狗卧于户外,食人之粪者。谓之狗戒外道。智度论...
圆觉藏
四十八无明
四威仪
持戒威力
诸菩萨愍
三白法
沓婆摩罗子营事宿缘
四双补特伽罗者
尘妄
白莲社
高王观世音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空手把锄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

刚念佛不久的人没助念,能往生西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