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比丘、比丘尼所必须遵守的仪则,亦即须谨慎日常的起居动作,以保持严肃和庄重。四威仪者:行、住、坐、卧。要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梵语 āvenika-buddha-dharma。又作不共佛法。指不共通之功德法。乃佛及菩萨所具足,而凡夫与二乘所无之殊胜特质。...【激磨】 p1390 法蕴足论八卷十一页云:云何激磨?谓多贪者,为得如前供养等故;往至他家,作如是语:汝父母等,具...(术语)僧伽Saṁ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胜义性】 p1103 辩中边论上卷七页云:由圣智境义,说为胜义性。是最胜智所行义故。...(术语)观经所说十六观之第一。日没向西方观想日轮之法也。观无量寿经曰: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四门起诸烦恼】 p0456 瑜伽十四卷十二页云:又有四门起诸烦恼,能令有情与生等苦,和合不离。一、染着诸欲门。二...指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与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等五力。[法华经譬喻品](参阅“五力...因明用语。因明三十三过中,因六不定过之一。略称异分同全不定过。异品一分转,梵语 vipaksaikade?a-vrtti;同品遍...亦名:受八戒者不食五辛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第五[饮酒]戒相,有人加辛肴者,正文无此。既受净身,焉啖膻臭?...(界名)Yāma,具曰须夜摩Suyāma,苏夜摩。欲界六天中第三天名。旧曰焰天。译言时分,善分。以善知时分受五欲之乐...【三种言说所依处】 p0208 瑜伽十四卷四页云:又有三种诸行言说所依处所。谓去,来,今。...准提咒持诵仪轨...(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为智人所称赞。 法句经忿怒品 佛不是主宰宇宙的神,佛只是告...
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我们生...
修行需要压力,想一想,现在多少的父母亲眷,对我们有恩的人,都在地狱、饿鬼、畜生道中受苦?还有那些现身在受苦的...
自从优陀延王造像以后,佛教造像一直延续到现在 ,可见造像的功德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在优陀延王最初造像时,斧声响...宽却肚皮需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弥勒菩萨的化...问: 禅净能同时修吗? 大安法师答: 对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已经给我们指出...一、转凡学佛世安宁 今晚佛学讲座的讲题叫做转凡心修佛行。在未讲题之前,我想在题外先将佛法大纲向诸位说一下。 诸...1、过度照顾: 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其结果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从小被喂食到了...
四威仪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四正勤 | 下篇:四念处 |
禅宗公案名。唐德宗时,马祖道一禅师印可法嗣大梅法常之语。景德传灯录卷七(大五一·二五四下):“大寂闻师住山,...
不共法
激磨
僧
胜义性
日想观
四门起诸烦恼
根力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不定
八戒行人不食五辛
夜摩
三种言说所依处
【大藏经】【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无瑕疵并贤明

大乘佛教修学的三个次第

从内心发起真正救度众生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