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九页云:为欲证得未得真实究竟解脱,略有三法,能令获得速疾通慧。一者、智力。二者、不放逸力。三者、数习力。智力者:谓若住彼,堪能无间永尽诸漏。当知即是有学智见。不放逸力者:谓已获得如是知见;即依如是所得之道,方便勤修;于心防护恶不善法。数习力者:谓即依此方便勤修,常作常转;终不谓我为于今日得尽诸漏心解脱耶?为于来日?为于后日?由此邪思,令心厌倦。无厌倦已,便无怯畏。无怯畏已;不舍加行,能尽诸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一切之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证其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印印之,证其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常印,行...(譬喻)心想奔转不停,如盘上之圆珠也。释门归敬仪曰:教称野鹿,又等圆珠。...子题:与净人沙弥共住不知三相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十诵云)有五种怖畏:一、自不修身戒心慧,复度他人,令不...乃大乘起信论所说之法门,即指阿赖耶识与分别事识。(一)阿赖耶识,梵语 ālaya-vijāna,译作“无没识”。如来藏与...(佛名)龙种尊之略。文殊菩萨之本地名。又龙王之尊称。大日经疏二曰:龙尊是诸大龙,俱吠啰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术语)Dhūta,又作杜荼。与梵语头陀同。慧琳音义二曰:杜多梵语也,古曰头陀。十二种苦行,具如本经所说也。...(术语)以各人不共之业而变现各人不共之境者,如五根是也。...喻指吾人之心思、意念。意念生起,犹如树木之生长,故以树喻之。 p1410...违反道理,触犯禁条而招受苦报之恶行为,称为罪或咎。亦有称烦恼为“罪”者,然大抵以身体、言语、意志(即身、口、...【二种慰问】 p0027 瑜伽八十八卷十八页云:复次同梵行者,于余同梵行所,略有二种慰问。一、问病苦,二、问安...起信论所说的一心二门,即真如门和生灭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若诸菩萨,已受菩萨所受净戒,应自数数专谛思惟:此是菩萨正所应...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及天龙夜...各位大德: 今天讲一个持诵《心经》的功德感应。 现在流通最广的《心经》译本就是玄奘法师翻译的。在玄奘法师之前,...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比丘前往世尊处,恭敬顶礼佛足后,在一旁坐下。过没多久,比丘...
和许多人一样,我每天都要诵《大悲咒》,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诵《大悲咒》祈求观世音菩萨的加持,遇到怖畏厄难的事,...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圆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则,楚石琦,空谷隆等,诸大祖...
为什么要安住空性,佛法是先安住再调伏,因为你安住错误,你的心就向外攀缘,修行先找到生命的立足点,安住在清净的...有些人认为自己内心没有问题,却又常常生气,常常难过。 我曾问过一个人: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他说:我自己没有...
现代有许多人不读经典,把《周易》当作所谓算命的书,实在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不知道《周易》是古代先民对大自然运行...蚂蚁怕酸,蚊子怕辣,蟑螂怕香。夏天来了,小生命们到处都是,奉献一个不杀生又能驱赶蚂蚁、蚊子、蟑螂的妙法。 蚂...
三法能令获得速疾通慧
【法相辞典】
【三法能令获得速疾通慧】 p0221
上篇: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 | 下篇:三缘能进引生色无色定 |
(动物)转轮圣王七宝之一。名马王婆罗醯,住大海之洲内,有眷属八千,若转轮圣王出世,则取最小者为马宝。见经律异...
三法印
圆珠
五种怖畏
二识
龙尊
杜多
不共变
心树
罪
二种慰问
心生灭门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大藏经】瑜伽菩萨戒本
【大藏经】佛说佛名经
净慧法师《心经与玄奘法师的殊胜经历》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大悲咒》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妄想本来就没有的
圣严法师《谁惹谁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