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Dhūta,又作杜荼。与梵语头陀同。慧琳音义二曰:“杜多梵语也,古曰头陀。十二种苦行,具如本经所说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八种恶觉之一。即常思忆亲戚乡里之念。据成实论卷十四恶(不善)觉品第一八二所说,出家人若忆念亲里,则生贪着,由...(术语)又作腊。岁终祭神,汉谓为腊。因而比丘受戒后,终三旬之安居,名为腊。取岁终之义也。出家之年岁,与俗异,...为“破邪”之对称。意谓彰显正义。又作申正、立正。如三论宗以“破邪显正”为一宗之轨要,因本宗所依之中论、百论、...指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说相应于菩萨阶位之六种法忍之第五。即等觉菩萨断除无明惑染,安住于自性清净心而不动之位。...(术语)人界之生也。梵网经序曰: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涅槃经二十三曰: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其义有二,即:(一)指佛所住之国土。又作佛国土、净土。(二)泛指一般寺院之堂宇。即佛塔、佛阁、佛龛、僧刹、伽蓝等...(术语)言信弥陀而念佛者,于现世具足无上之功德也。现世十种益之一。...(名数)大乘唯识之见惑分类也。...(术语)色心不二,故万法唯心,又唯色也。依之立护法唯识无境,故立清辩唯境无识。止观义例上曰:能了诸法则见诸法...【摩耶夫人哭佛处】 p1336 西域记六卷十九页云:停棺侧有窣堵波,是摩诃摩耶夫人哭佛之处。如来寂灭,棺敛已毕。时...即食指。大教王经卷三(大一八·二二三上):“从自心起金刚宝印,安于灌顶处,以胜指自灌顶分手缠头系鬘。” p486...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得,身坐分散,而为一毛故。人散...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菩萨地持经》中为大众详述了善友标准: 善友所摄者有四事:一...
随烦恼二十:言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此放逸以何为体?曰,懈怠三根...出世 佛法说有世间,出世间,可是很多人误会了,以为世间就是我们住的那个世界,出世间就是到另外什么地方去,这是...问: 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号?是清清楚楚的念佛号就好?还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忘...佛陀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达长者,他的朋友好施不信佛法也不信医生,生了重病瘫卧在床,亲友们...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间的贫富贵贱、人生的一切际遇归根于业(行为)的结果,而且也认为业是生死轮回...
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大小完全在下面这四个因素: (一)布施的东西,(二)布施的对象 (三)布...
杜多
【佛学大辞典】
上篇:邪见乘 | 下篇:没特伽罗子 |
隔离历别而不融通。又作隔历不融、历别。“圆融”之对称。即事理、事事各自历别,互相隔碍。天台宗称隔历不融之法门...
亲里觉
腊
显正
无垢忍
人身
佛刹
至德具足益
百十二使
唯色
摩耶夫人哭佛处
胜指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美丽」的危险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放逸者,于染净品不能防修
「出世」与「一切皆空」的含义
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四大安静 众患消除
念佛与消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