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一页云:复有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一、于依止中,邪法种子。二、于诸境界,取不正相。三、于私隐处,不正思惟。如是三种,当知即是欲贪、瞋恚、及与害品。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释经论,于正义外容认之傍义,谓为容有之说,亦云容有之释。...(名数)一、教法,释迦一代所说之十二分教是也。二、行法,依教修行之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是也。三、证法,依行证果...【无恚界】 p1055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一页云:云何无恚界?谓于恚界,思惟过患。如是恚界,是不善法;乃至不证涅槃。...子题:尼戒大僧中生、比丘尼戒大僧中生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如僧史说,求那跋摩传中, 尼戒大僧中生 。假令不作...梵语 sahabhūhetu。六因之一。又作共有因、共生因。同时存在之法,相互为因,称为俱有因。如地、水、火、风等四大...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比丘在大树上受夏安居,于树上大小便,神瞋伺便欲断命根。比丘以过白佛,因制不得...(经名)说唯佛为大龙象。乌陀夷因作颂赞之。见中阿含经二十九。...(术语)斥小乘之空法为邪见乘。止观七之四曰:乘邪见乘,入险恶道,是坏驴 耳。...(术语)二业之一。人人各别之业因,而感各自之果者,如各自之五根是也。...梵名 Cakravāda-parvata,巴利名 Cakkavāla-pabbata。又作铁轮围山、轮围山、金刚山、金刚围山。佛教之世界观以须...指以缘尽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为“齐业身”之对称。乃天台宗通教所说之佛身,如幻如化,空而非实,若教化众生之缘尽...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佛告诉诸比丘: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大众应当...
《孟子与尽心篇》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学人不知向上一路,但求增益知见。殊不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不知本有而向外驰求,更欲增益其明矣。苟明其明则明...
我们讲到实相的义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佛陀出世以后,看到我们颠倒众生,我们没...观世音菩萨宛然是与娑婆有情,别具深刻因缘的菩萨。人们在感到恐惧、骇怕的时候,总喜欢持诵经典、经偈或佛号;但是...
打坐时先要身心清净,然后上坐。初步练习不一定就要双盘,(可先学坐单盘,习惯了,再渐进双盘)。要坐下去舒适自然...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你有好多毛病,不降你的罪就是好的,还想找感应、还想讲感应啊...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
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
【法相辞典】
【三法能令有情不护诸根】 p0221
上篇:三无数大劫修因圆满 | 下篇:三法能令获得速疾通慧 |
冰揭罗,梵名 Pivgala。乃鬼子母神诃哩底母(梵 Hārītī)之爱子。又作冰迦罗天、冰誐罗天、冰羯罗天、冰檗啰天、...
容有释
三法
无恚界
尼不作本法直从僧受得戒得罪
俱有因
上树过人戒缘起
龙象经
邪见乘
不共业
铁围山
齐缘身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没有这几个经历成就不了大事

向外求安,自古学人之通病

【推荐】把快乐的果报回向净土
圣严法师《闻声救难,度一切苦厄》

广钦老和尚教打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