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六卷三页云:又经中说:有三牟尼。又经中言:有三清净俱身语意。相各云何?颂曰:无学身语业、即意三牟尼。三清净,应知、即诸三妙行。论曰:无学身语业、名身语牟尼。意牟尼、即无学意,非意业。所以者何?胜义牟尼、唯心为体。谓由身语二业比知。又身语业、是远离体。意业不然。无无表故。由远离义,建立牟尼;是故即心。由身语业,能有所离;故名牟尼。何故牟尼、唯在无学?以阿罗汉、是实牟尼。诸烦恼言、永寂静故。诸身语意三种妙行、名身语意三种清净。暂永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说此二者,为息有情计邪牟尼、邪清净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本十支】 唯识宗所依的经论,除了‘六经十一论’外,并有‘一本十支’之学,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其他释...【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p0719 瑜伽九卷八页云: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者:谓出世间诸无漏业。是前三业断对治...(杂名)回向于无缘之人之道场也。...子题:二种衣、粪扫衣十利 行事钞·头陀行仪篇:“十住婆沙云,比丘欲具足行持戒品,应着 二种衣 ,谓居士施、粪扫...即指颠倒之凡夫。凡夫随情妄执,颠倒黑白,不知涅槃至理,流转三界,永无止期。[释门归敬仪卷中] p4024...(术语)于外境不动心者。即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触细滑,意不妄念也。...(术语)隋书经籍志记梁武帝于华林园中,总集释氏经典,凡五千四百卷。沙门宝唱撰经目录,按此是佛经有藏之始。南史...【乐分布】 p1309 瑜伽八十三卷八页云:于惠施中乐分布者:谓于父母妻子等所,时时平等,而分布故。...(名数)十二因缘中由无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属于未来也。故明过去至现在之因缘为十因缘。涅槃经...【初静虑断除五法修满五法】 p0684 瑜伽十一卷二页云:复次初静虑中,说离生喜。由证住此,断除五法。谓欲所引...(杂名)又曰背光。在佛背后之圆光。就木佛,画像而云。...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
公据何人问大苏,大苏就是指苏东坡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很有文才,对佛理也非常了解。他主要是在禅宗很有造诣,然...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一天傍晚,我用工具铲除这些杂草。因为方砖的缝隙很窄,加上...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大精进、大勇猛、大行持,不是一般人能够用功的,叫昼夜经行...
问: 弟子在医院工作,很忙。请开示:如何定早晚课? 大安法师答: 作为佛弟子,是应该要有一个早晚课,它是对我们...
【师之耳提面命,开导学人,本诸经论,流自肺腑。故不拘贵贱贤愚,男女老幼,凡有请益,必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
莫轻小恶以为无罪 不吃小亏终吃大亏 夏家嫂子买东西从来是只有占便宜,没有吃亏的事。就是买一角钱的香葱,她都要扯...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不弘法不到俗家去。 3、为人要真,真人成佛。 4、常行天下才能学到东西。 5、天行健,君子...
《菩萨戒义疏》云三聚戒:聚、集也,戒、禁戒。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 《庄严论》云:初律仪戒...
三牟尼业及三清净业
【法相辞典】
【三牟尼业及三清净业】 p0220
上篇:三摩地可爱非可爱等 | 下篇:三十七觉分何地分别 |
(术语)顿悟之旨趣。出生义曰: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一本十支
非黑非白无异熟业
无缘寺
比丘着二种衣有十利
倒凡
外无为
藏经
乐分布
十因缘
初静虑断除五法修满五法
后光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念佛人不要反被聪明所误
烦恼也会开花的

什么是般舟三昧

工作很忙,如何定早晚课

印光大师是怎样弘法利生的

现世因果报应故事十则

妙湛老和尚慈心法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