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十二因缘中由无明至有之十支也。不言生死之二支者,以其属于未来也。故明过去至现在之因缘为十因缘。涅槃经曰:“十因缘法为生作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善士静虑】 p1143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一者、无爱味静虑。二者、慈俱行...五五百年之一。即大方等大集经所说五坚固之第一。佛陀入灭后,有五期之五百年,一期各说一坚固,以示佛法之兴废。解...谓食物为他人之手所触而恶秽者。戒律以他人手触之食物为不净物,故禁食之。[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分律行事...天台宗的观法之一。于天台宗中,当观一心三观、一念三千时。以心为对象之观法通常分为真心观、妄心观两种,前者系赵...表示往生弥陀净土之称名念佛无次数之限制,即举十念,上摄多念,下摄一念。无量寿经卷上谓,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无性无常】 p1061 显扬十四卷十三页云:此中无性无常者:谓性常无故,名曰无常。 二解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杂语)译曰最无上。大日经疏九曰:钵啰嚩娜睹嚩啰,是上妙义,殊胜义,即是世间第一更无过上,故云最无上。...【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p1096 无性释一卷十一页云:无始时者: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卽种子也。是谁因种?谓一...(流派)二十种外道之一。此外道师说水是万物根本,水能生天地又能坏万物。即以水为究竟之涅槃者。...(术语)第九庵摩罗识Amalavijāna,旧译清净识。...(杂语)译曰白牙。见孔雀王咒经上。...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境界时,倘若存心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好,就是一种名利心在作祟...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先从阿弥陀佛所证的果上...我们改造命运必须在修福修德入手,更切要修念佛法门。『一切利人的事叫善,一切利己的事叫恶。』一个做过一点好事善...
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轮回真相;二、对治方法。 别明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先看清...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我让他们吃素,他们也不听。我很痛苦,该怎么办呢? 大安法师...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喜行十善者,赞叹十善法,共成四十种善。 愚者只知自作,缺同...
十因缘
【佛学大辞典】
上篇:十功德论 | 下篇:十字金刚 |
梵语 ku?ala-dharma-sajgrāhaka-?īla。誓愿实践一切善法之戒。为三聚净戒之一。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
善士静虑
解脱坚固
恶触
真心观
乃至十念
无性无常
钵啰嚩娜睹嚩罗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服水论师
清净识
阿难陀夜叉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晴日集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
改变命运的入手处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