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顿悟之旨趣。出生义曰:“削地位之渐阶,开等妙之顿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于己妄执之我,深为爱着也。俗所谓自爱心。第七识常向第八识起此烦恼,四根本烦恼之一。唯识论四曰:我爱者...指密教百光遍照真言之 (aj,阿、暗)字;以其为诸字之母,乃一切真言之所生处,故称一切真言心。大日经卷二(大一...教起,即教法成立之理由。经文之始,必有一段文字阐述有关教法成立之因由,称为序分、序文。据华严经疏卷一载,如来...(杂语)国土之庄严清净也。法华经序品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传说)摩诃摩耶经下曰:摩诃迦叶共阿难结集法藏,事悉毕已,摩诃迦叶于狼迹山中入灭尽定。毗婆沙论百三十五曰:尊...【空一显色】 p0789 杂集论一卷七页云:空一显色者:谓上所见青等显色。...【遮罗地】 秦言动。大品遮字门,入诸法行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动相。华严唱室者字时,名于一切众生界...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共有十种,即忿(愤怒)、恨(怨恨常思报复)、覆(隐藏自己的罪过)、恼(对他人发火)、嫉(嫉忌他人)、悭(吝啬...无形叫做空,有形叫做色。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了别境能变】 三能变识之一,又称第三能变,全称了别境能变,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此六识具有明白...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茶陵郁山主有一次乘驴度桥,驴子踏上桥板时忽而失足跌了下去,郁山主突然间觉得整个身心孤明历历,所有世俗的尘垢妄...
持纯素有各种为你好的理由,比如,减少患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及其他慢性退化疾病及病症的风险,而...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极其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
若因味生,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说是舌识我们舌头能够了别酸甜苦辣,是外面有味道而...
第一疑 问:诸佛菩萨以大慈大悲为事业,如果想救度众生,只会发愿求生三界,在五浊三涂中救受苦众生。是什么原因要...人类有一点点的善性善行唯恐人不知道,有一点点的恶性恶行唯恐人知道,所以都隐藏起来。平常看不出来,一有了机会就...问: 佛经说一切法由心想生,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日所说的境由心转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境由心转是我们对同一个境,由于...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向老师请教,怎样才能够学会老师所有的智慧? 老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了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
顿旨
【佛学大辞典】
上篇:顿大三七日 | 下篇:顿成诸行 |
凡二卷。吴·支谦译。全称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略称阿弥陀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为与鸠摩罗什...
我爱
一切真言心
教起因缘
严净
迦叶入定
空一显色
遮罗地
圣箭堂述古
小随烦恼
空色
了别境能变
【大藏经】信心铭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经】佛遗教经
我有神珠一颗

纯素有助于减少老年癡呆症的风险

对别人最深的伤害是语言

破舌识有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