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言十念授受,师资相承之法。...乃指密教百光遍照真言之 (aj,暗)字。大日经卷六(大一八·四○下):“勤勇此一切,无上觉者句;于百门学处,诸...【初静虑至无所有处各有三种】 p0685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十页云:初静虑、有三种。谓味相应、净、无漏。味...【[馬*犬]摩】 秦言法性。大品[馬*犬]字门,入诸法性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中法性不可得。唯识论明三性:...阿那律的简称,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天眼第一著称。...(人名)Mūṛdhagata,金轮王名。初由母之顶上而生,故称曰顶生王,是释迦如来之前身也。既为金轮王,有千子七宝,...子题:避非人法、驱诸畜法、拾虱法、咒蛇法、窗向、笼疏、棂子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避恶畜生法。(一、 避非人法...【出家者有四种所作四所对治法】 p0485 瑜伽二十卷七页云:又出家者,于出家位中,时时略有四种所作。一、常方便修...(术语)法华六瑞之一。佛于法华经前,说无量义经,为说本经之缘,是为说法华之瑞相也。...胜音,梵名 Roruka,巴利名同。音译路楼城、劳噜迦城、曷劳落迦城。长部经典十九大典尊经(巴 Mahāgovinda-suttan...(一)指教化之因缘。以众生有受教之因缘,故佛、菩萨即现世说法,待因缘尽,佛、菩萨则入灭。[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峯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姪。独佩...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此语,极确切,而未明其所以然。佛说一切利,衰,毁,誉...
《净土圣贤录》记载,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区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名叫孙翰的人,在病死一日一夜后居然又复...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的不同,也可以说根器不同,分为上、中、下三种士夫,下士夫注...僧团是讲求六和无诤的团体,但由于摄受的对象普遍,难免有一些根器比较顽劣的弟子,因此有时也会有纷争发生。 罗诺...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议发起,拜访了佛门泰斗本焕老和尚,聆听本老对我们要孝顺父母...
从前印度的阿育王信佛非常虔诚。有一年,他要举办供僧法会,礼请全国的高僧前来接受他的供养。按照佛教的规矩,在供...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教以虔诚念佛,三年便证念佛三昧。著《净土决疑论》,教人...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而以忠信出之。报人之德,不报人之怨。分人之过,不分人之功。...
遮罗地
【翻译名义集】
【遮罗地】秦言动。大品遮字门,入诸法行不可得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动相。华严唱室者字时,名于一切众生界法雷遍吼。疏云:即聚集足迹。谓聚集一切众生法雷,即是足迹。
上篇:醝 | 下篇:彼茶 |
梵语 ?īla-skandha。五分法身之一。又作戒众、戒蕴、戒品。指无漏之身、语二业。即于无学身中,与无漏道俱起,而以...
十念血脉
一切无上觉者句
初静虑至无所有处各有三种
[馬*犬]摩
那律
文陀竭
避恶众生法
出家者有四种所作四所对治法
说法瑞
胜音城
化缘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大藏经】大宝积经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极乐邦——截流大师的故事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革除习气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不论老少美丑,心都要平等对待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