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二十三卷十九页云:此安隐住,复有二种:一者、远离所食极多。由是因缘,身无沉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断。如前广说。二者、于食不生味着。由是因缘,远离诸恶寻思扰动不安隐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唯识论所说之中道。一切诸法有偏计所执性(凡夫迷于所现之虚妄相,如见绳以为是蛇)与依他起性(因缘所生之法,如绳...(?~1180)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临安府昌化(位于浙江)人,俗姓祁。号伊庵(庵),世称伊庵有权。十四岁出家,入...【如来二种善避他论】 p0582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五页云:又诸如来,略有二种善避他论。一者、能避定不应记,作不...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之智。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据大乘义章卷十九载,了知三乘权化...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一)印度:印度民族固无史书,然以梵文佛典中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之王授记品(Rājavyākarana-parivarta),与锡兰佛...【九种不还】 p0092 俱舍论二十四卷五页云:论曰:卽行色界五种不还,总立为三;各分三种,故成九种。何等为三?中...【邪见根本业道】 p0673 瑜伽五十九卷十九页云:复次若作是思:决定无施;是名邪见。广说乃至谤因,谤用,谤果...指枝末之化主。于鸠摩罗什所译两卷本梵网经中,详细描绘广大庄严的莲华台藏世界,该世界系由千叶之大莲花所成,每一...(名数)一时各有三兽。总为三十六兽。止观八曰:一时为三十二时,即有三十六兽。寅有三:初是猩,次是豹,次是虎;...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附梁录 夫修善福臻,为恶祸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鲜。既共生此...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 真实功德相 说愿偈总持 与佛教相应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又者名实相称,因果相称。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有六步功夫。...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根性不同,故法亦有异。皆由浅而深,取其最易者,莫若诵经念佛...
信佛的人在修行过程中会有种种障碍,心生忧虑、疑悔。疑和悔是修道最大的障碍,是烦恼中最有力量的。 我们对一件事...
大豆,又被称为珍珠黄、玛瑙豆;早在三千年前,已被中国农民所重视。中国的耕地总面积,虽然仅占有全世界耕地的百分...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萧,湖南湘乡人。其父玉堂,为泉州府幕僚。道光二十年(1840年...1、深刻反省自己,修行是不是做到了至心恳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梦参老和尚说:我说这话或许有人会怀疑说:我念...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遇到问题,很多人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度的人,他居住的乡里有一千余户,都是信佛的,俱奉佛法,平时...
二种安隐住
【法相辞典】
【二种安隐住】 p0030
上篇:二种根律仪 | 下篇:二种相应道 |
(仪式)对于传法灌顶而言。印可为弟子之位,谓之学法灌顶。印可为师之位,谓之传法灌顶。大疏演奥钞三曰:学法传法...
非有非空
有权
如来二种善避他论
方便智
十斋日
第一义乐
佛教史书
九种不还
邪见根本业道
末化
三十六兽
【大藏经】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大藏经】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如何消除修行中的疑和悔

大豆--避免饥荒的重要武器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身处逆境时,不要忘却的七个信念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