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四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能令正法,无退久住。一、闻所成慧。二、思所成慧。三、修所成慧。四、不为恶缘,侵损依止。五、正求财法。六、无增上慢。七、于可供养不可供养补特伽罗,能善简择此可供养,此不可供养。此中由闻慧故;于未了义,能正解了。由思慧故;于未善决定义,能善思惟。由修慧故;断诸烦恼。由无恶缘侵损依止故;堪能修断。正求财法故;速证通慧。无增上慢故;于下品所证,不生喜足。能善拣择补特伽罗故;于诸世智大福者等,不乐亲近,亦不供养;唯乐亲近供养少欲者等。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定者禅定,心常住于一境者,散者散乱,心恒攀缘六尘之境而又暂住者。定心为贤圣之修成,散身为凡夫之自性。...亦名:深防 子题:四重止得名防余篇始彰深义、道体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初解深防。(一、明通)言通制者,元圣制...【四种学增上心方便】 p0463 瑜伽十四卷十二页云:又有四种学增上心方便。谓未离欲者,为得不还果。或不还果,依未...梵名 Tri-dharmika-?āstra。凡三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又作三法度经论。本书系依四阿含经...(?~854)唐代僧。会稽(浙江)人,俗姓鲁。幼随父商旅四方,因赴天台山,参与“光明会”,目睹万人朝拜之盛况,...【萨陀波仑】 大论云:秦言常啼。是菩萨求佛故,忧愁啼哭,七日七夜,故号常啼。具如智论。...【勇猛自性】 p0884 瑜伽四十七卷一页云:勇猛自性、谓诸菩萨、刚决坚固,无所怯劣,有大势力。...【法界差别多种】 p0764 瑜伽三卷十四页云:复次法界、或立一种。谓由意所行义。或立二种。谓假所摄法,非假所...乐著涅槃不想利益众生,这是小乘人的境界。...梵名 Sāma-veda,巴利名同。又作三摩吠陀、娑摩薜陀、娑磨吠陀、娑磨毗陀。意译歌颂明论、作明美言、礼仪美言智论...梵名 Mūlārādhanā。系印度耆那教空衣派僧西瓦亚(梵 ?ivārya)所编纂,由二一七○偈组成。ārādhanā 一语,...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用他的慈悲,让我们离开三恶道,离开三界的轮回,启发我们本有...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命和五种不正见,尤其作为在家居士,要远离邪命。 哪五种邪命...秋天是胃病的好发季节,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夜睡醒,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被消耗殆尽,需及时补充能量与营养...
净土法门有理有迹。理是内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于这一念心。迹是外在所现的修行。说到净土妙理,就在日常起用...
有很多人想了解佛教,特别是想了解禅宗,但对于禅宗大家又常常觉得把握不定,因为对于禅宗的许多公案大家都不知道在...
我想每一位学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个定位,就是要知道我们身在何方,同时也要知道心归何处。所以说在人...
地藏王菩萨以他大慈大悲的力量加被我们这一些人,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完全相应,这个种子种下去了,还得一生一生地相续...问: 我以前是算命的,感觉命越算越薄了。会有自杀的冲动。现在怎样才能延长寿命? 玄若法师答: 很简单啊,想要自...
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法相辞典】
【七种第一义法涅槃品法】 p0065
上篇:七法能于诸谛如实觉了 | 下篇:七作意与四十作意相摄 |
梵语 padārtha。谓逐句阐释其义理,或指语句所言诠之意义,或观念(句)与观念之内容所显示之事物(义),相近于范...
定散
制教深防
四种学增上心方便
三法度论
玄策
萨陀波仑
勇猛自性
法界差别多种
涅槃缚
沙摩吠陀
根本成就论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远离五种邪命
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推荐】行住坐卧中如何积累净土资粮

楼宇烈:我学佛法几十年的体会

佛法宇宙观之四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