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不取随好】 p0329 瑜伽二十三卷三页云:云何于眼所识色中不取随好?取随好者:谓卽于眼所识色中,眼识无间俱生分...(图像)以阿弥陀佛为八叶莲台中央之主体,秘密之曼荼罗也。其法以弥陀为普门万德之中央法界体性智,以弥陀四亲近菩...神僧传说:唐悟达禅师,膝上生人面疮,依神僧之告而修忏悔,以三昧之水洗之,疮乃愈。因著慈悲水忏法三卷,名水忏法...《广弘明集》,三十卷,唐京兆西明寺释道宣撰。这是继承、并扩大梁僧祐《弘明集》而作的书。在《旧唐书经籍志》里,...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数甚深】 p1334 世亲释十卷三页云:无数量一业者:显数甚深。佛虽无量;而同一业。是故甚深。...【偷盗】 十恶业之一。不与而取,称为偷盗,乃盗取他人财物之意。于身、口、意十种恶业中,与杀生、邪淫同属身业。...为记载唐代西京千福寺僧楚金造多宝佛塔感应缘起之碑。碑文内容谓:楚金静夜持诵法华经见宝塔品时,忽见宝塔宛在目前...【菩萨】 p1126 无性释一卷二页云:言菩萨者:菩提萨埵、为所缘境,故名菩萨。依弘誓语,立菩萨声。亦见余处用所缘...(物名)记死人名之簿籍也。焰罗王供行法次第曰:正报尽付死籍,能乞王削死籍付生籍,到疫病之家。...(1249~1319)高丽僧。熊津郡(忠清南道公州)人,俗姓朴。生于儒者世家,幼年即出家为僧。为曹溪山天英之法嗣。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不要以为开悟才是智慧,智慧是头脑冷静,是理智、理性。人的烦恼都是从情绪、情感产生,尤其碰到感情问题一定会有烦...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世界国家及世界人类,均有极大之关系。贵会之提倡素食,在表面...
提起学佛我真是好惭愧,皈依很多年了,但是从来没有真正信过,更没有真正学过,为了养家糊口想尽各种办法赚钱,不断...
讲《药师经》的目的,就是要教大家怎样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呢?去许三...
维则禅师(约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谭,永新人(江西吉安人)。元代高僧、园艺家,倡导禅净双修,为开宗立派...在舍卫城,人们常常大事举行供养,供养佛陀亲自带领的僧团。有时由一家人举行,有时由三、四家举行,有时由若干人举...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感、很柔弱、很柔软的,结果在上面有把刀,这说明这样的心是...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言行或有不符,则尚难化及妻子,况乡邻乎。果能真诚无伪,虽...
楞伽
【翻译名义集】
【楞伽】正言[馬*夌](力邓切)迦。佛住南海滨,入楞伽国摩罗耶山,而说此经。梵语楞伽,此云不可往,唯神通人方能到也。阿跋多罗,此云入,谓入此山中,而说此宝。或翻无上,谓此经法是无上宝。
上篇:首楞严 | 下篇:萨达磨芬陀利 |
【阿毗昙】 或云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谓无漏法慧为最胜故。四教义曰:无比法,圣人智慧,分别法义也。新云阿...
不取随好
阿弥陀曼荼罗
水忏法
广弘明集
圣箭堂述古
数甚深
偷盗
多宝塔碑
菩萨
死籍
万恒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圣严法师:智慧不起烦恼
圆瑛大师:素食与佛教、世界、人类的关系

病苦后重生的感悟

如何拥有健康的身体

【推荐】维则法师的净土思想
以平等心接受供养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