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以阿弥陀佛为八叶莲台中央之主体,秘密之曼荼罗也。其法以弥陀为普门万德之中央法界体性智,以弥陀四亲近菩萨中第一之金刚法菩萨(即观音)为东方大圆镜智,第二之金刚利菩萨(即文殊)为南方平等性智,第三之金刚因菩萨(即弥勒)为西方妙观察智,第四之金刚语菩萨(即维摩居士)为北方成所作智。日本真言家颇行之。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无待大悲】 p1067 佛地经论五卷十一页云:声闻等悲,不能拔济一切有情;唯缘欲界少分行相,暂时而转,如来大悲,...(故事)释迦如来初欲出家,而发四愿:一愿济众生困厄,二愿除众生惑障,三愿断众生邪见,四愿度众生苦轮。见普曜经...【观察差别】 p1469 如受蕴差别五种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一卷十六页云:问:汝应观我,汝应察我,有何差...(行事)译曰和集。道俗相集为佛事之供养也。西国于安居竟日,道俗云集,为大法乐,名为三摩近离。见寄归传二。...(譬喻)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复有浮木,正...(仪式)六时勤行之三昧修法也。念佛忏法等,一心勤佛事,谓之三昧。...(1880~1942)为民国中兴南山律学之名僧。浙江平湖人,俗姓李,名广侯,号叔同。又名成蹊,字惜霜。其他别署甚多。...(杂语)宿曜仪轨曰:若人欲求福智,当归依此菩萨,日月星皆虚空藏所变也。...【菩提分修】 p1128 瑜伽二十八卷十五页云:云何菩提分修?谓于三十七菩提分法,亲近积集,若修若习,若多修习;是...全一卷。宋代僧永明延寿(904~975)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系延寿由禅宗之立场论述佛教之观心玄旨,谓吾人若欲...因明用语。印度古因明论师弥勒所立,为有关论议要件之七种规定。即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来适应外边的这种气氛。你的心态柔软了,你能把握自己的心多一...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正的对象。因此,每一个人无论在待人处事、行住坐卧,或是起心...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属人之所遭,所遭均属业障,业有轻重、深浅、远近之别。一个病,表面看仅仅...
清觉禅寺的心明禅师,悟性很高,感应灵敏,对禅对世间万象有另一种觉察和体悟。他脸上的微笑,如轻风拂面,带一种详...
即使你的人生,现在遇到很多的状况,有很多的挫折障碍,你也不用太难过,不用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倒霉最痛苦的人,为什...
再接下来第三科是有缘暂宿等法。有因缘,像我们来到寺院里打佛七,都是有因缘住到寺院里边的。 住到寺院里边应该注...
他在往生前的一个礼拜,就叫我到他身边说:拿纸笔来,写律航遗嘱。我吓了一跳说:师父!听不清楚,您再说一遍。他肯...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这个听闻正法你们不要拣择说,一定指定某个人...
阿弥陀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上篇:阿弥陀鱼 | 下篇:阿弥陀九品曼荼罗 |
何等作事相应?谓于一所作事展转相摄,如二苾刍随一所作更互相应。...
无待大悲
出家四愿
观察差别
三摩近离
浮木
六时三昧
弘一
虚空藏与日月星
菩提分修
观心玄枢
七因明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推荐】疾病与念佛

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不可能给你烦恼

一切是无常的,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

住寺院应注意哪些问题

律航法师的往生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