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印度古因明论师弥勒所立,为有关论议要件之七种规定。即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等七种。(一)论体性(梵 vāda):议论之题目有六种性质:(1)言论,(2)尚论,(3)诤论,(4)毁谤论,(5)顺正论,(6)教导论。(二)论处所(梵 vādādhisthāna):议论之场所。有六:(1)国王之前,(2)执理者之前,(3)大众之中,(4)贤哲之前,(5)善解法义之沙门、婆罗门前,(6)乐法义者之前。(三)论依所(梵 vādādhikarana):立论之依据,有所成立之义及能成立之法,略称所立能立。前者有二:(1)自性,(2)差别。后者有八:(1)立宗(命题)(2)辩因(理由),(3)引喻(比喻),(4)同类,(5)异类,(6)现量,(7)比量,(8)正教量。(四)论庄严(梵 vādālajkāra):议论之态度及言词之修饰。有五:(1)善自他宗,(2)言具圆满,(3)无畏,(4)敦肃,(5)应供。(五)论堕负(梵 vādanigraha):议论败北的原因。有三:(1)舍言者,舍一己之立论。(2)言屈者,屈伏于他论。(3)言过者,言论讹误或义理欠通。(六)论出离(梵 vādanihsarana):预先观察立论能否成立,务期出离于不成功。有三:(1)观察得失,(2)观察时众,(3)察善巧与否。(七)论多所作法(梵 vādebahukarā dharmā):于所议论时所具有之信心。有三:(1)善自他宗,即于一切法能起议论。(2)勇猛无畏,即处一切众能起议论。(3)辩才不竭,即随所问难,自在酬答。[瑜伽师地论卷十五、显扬圣教论卷十一、杂集论卷十六](参阅“因明”2276) p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慈愍事】 p1266 瑜伽三十卷十八页云:彼既如是解了义已;复能思择此为亲品,此为怨品,此中庸品。是一切品、皆他...(杂语)同一之境由见之者不同而生差违也。又名一水四见。唐译摄大乘论释第四,有谓于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术语)禅宗之学问。禅学当于身口意中之意业,故有佛心宗之名。禅源都序一曰: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不相违...(地名)祇陀太子供养树林之园庭。即祇洹精舍所在之处。...(术语)大仙所说之戒法也。大仙者,佛之称。毗婆尸佛经下曰:释梵一切天,俱听大仙戒。...伟大的觉悟,亦即佛的觉悟。凡夫无觉悟,声闻缘觉菩萨虽有觉悟但不大,只有佛彻底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以称为大觉...【三种补特伽罗有三三摩地】 p0224 瑜伽六十二卷十三页云:复次诸苾刍有六顺出离界三摩地修习支者,谓诸苾刍,于闲...即密严国与华藏世界之合称。前者为密严经所说,后者为华严经所说;皆为清净庄严之佛土。瑜祇经卷上(大一八·二五四...【他信清净】 p048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诤处雪故,名清。无违越故,名净。此二总显他信清净。...(杂语)贪爱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长恶法如水。楞严经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地名)五印度中之中印度也。...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我们南普陀学院,有个沙弥刚出家时,我告诉他:沙弥十戒中的最后一条不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你能不能持?不能持就方便...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 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圆光中,默观鼻端,想出入息,每一息默念...
长养六心,守道始终。 学佛求道者,六心当具。这六心指:无主宰的自由心;无分别的平等心;护生命的慈悲心;厌娑婆...
已经步入中年的我,之前是不愿接触任何信仰方面的信息的。2013年,婆婆家里人的一场场大病,使我痛苦不堪而又无能为...
成就一个安全稳定的功德,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们看修行有二种人:一种是初学者,一种是老参。初学者,他才不管...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就以为凡事运用神通是没有不成的。 有一次,佛陀的祖国迦毘...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片雪。业力凡夫,由念佛故,业便消灭;如片雪近于洪炉,即便了...
七因明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生 | 下篇:七地 |
(地名)(Avaṇḍa)西印度之境。多小乘僧徒。见西域记十一。...
慈愍事
一境四心
意学
祇树园
大仙戒
大觉
三种补特伽罗有三三摩地
密严华藏
他信清净
贪水
中印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戒体有防非止恶的力量

凡修净土之人,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

生老病死与成住坏空,促长了众生的出离心

【推荐】逆缘让我成为莲邦彼岸人

这样忏悔三次,因缘就会改变

就算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你是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