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七次受生于人天之间,乃“极七返有”思想之转讹。(参阅“极七返有”5477) p9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匮戒】 p1296 集异门论二卷十一页云:匮戒云何?答: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佛名)Lokeśvara,具云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初称世自在王佛,后谓世饶王佛。饶者即自在之义,同名异译也。同经...【百八爱行】 p0635 瑜伽九十五卷八页云:复次由四因缘,应正了知集谛所摄百八爱行。一、由内外差别故,二、由...【世俗谛】 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世俗谛,是世间一般所见的真理、道理,为真俗二谛之一,也是‘胜义谛’(真谛)的...(术语)梵语娜么Nāmān(N.sg.n.Nāma),能随音声赴物体,因而诠体,使人起想者。以闻其名,则其物体之相必浮...亦名:露他过法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露他过者。同侣有失,三根不谬,若私隐之,期必欲犯。故制向同徒陈无覆过。...(术语)不定地法之一。使心闇昧之精神作用也。意识惛熟,谓为睡。五识闇冥而不恸,谓为眠。心所之一。属于烦恼。于...【缘有缘法】 p1301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云何缘有缘法?答:若意识,幷相应法,缘心心所法。...(术语)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无量寿经上曰:国中人天,不住定...位于江西星子县西八点六公里处之庐山南麓。系南唐李中主所创。山后有龟背、鹤鸣、双剑、香炉、黄石岩等奇峰相连。其...1、真正的道法。 2、正法时期。...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菴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唯除不信人,千佛不能救。 依法不依人,自然可以证果,这是...在众多的天宫中,有一首陀会天,天王威仪庠序,相貌庄严非常,全身所散发出的光明遍照十方。是什么样的因缘,让首陀...
我们大家念阿弥陀佛观想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我就是阿弥陀佛,能念的我是阿弥陀佛,所念的佛也是阿弥陀佛。能所就是一...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颇为出名的食品科学家。当他读国中的时候就生了一场大病,他的...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禅意,就要靠一颗会发现、会观察的心了。 有一...
问: 为什么精进修时,反而比平淡修时易出业障呢? 宏海法师答: 首先,不是说平常或者平淡修时不出业障,精进修的...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心即是佛一语,是禅宗的根本,无论讲到何...
七生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母天 | 下篇:七因明 |
【陵懱寻】 p1036 法蕴足论八卷十七页云:云何陵懱寻?谓有一类,作是思惟;我之种姓家族色力工巧事业,若财若位,...
匮戒
饶王佛
百八爱行
世俗谛
名
露他重罪法
睡眠
缘有缘法
定聚
开先寺
正法
【大藏经】阿弥陀经要解
【大藏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维摩诘所说经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净居天请佛洗浴

念阿弥陀佛就是念十方一切诸佛

超越血癌的博士
印光大师:读经须知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精进修为何更容易出业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