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亲释十卷三页云:无数量一业者:显数甚深。佛虽无量;而同一业。是故甚深。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孤地狱】 p0828 俱舍论十一卷八页云:余孤地狱,各别业招。或多,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所不定。或近...(术语)弘大之誓愿。愿救一切众生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是。观经玄义分曰:安乐能人,显别意弘愿。(中略)言弘...(?~1048)宋代僧。寿春(安徽寿县)人,俗姓许。相貌非凡,双目直视不眨。年少曾游东都开宝寺,而于景德寺七俱胝...福行、罪行、不动行。福行是修行十善等之福业;罪行又名非福行,就是造作十恶等之恶业;不动行是四禅、四空处的禅行...又作理曼陀罗、东曼陀罗。即指密教之胎藏界曼陀罗。胎藏界者,乃为显示众生本有理德之法门,属于因;而金刚界者,则...梵语 paca-drstayah。又作五染污见、五僻见、五利使。指在根本烦恼中之五种恶见。即:(一)萨迦耶见(梵 sat-kāya-...【九十六种外道】 佛陀住世前后,印度出现许多反婆罗门的沙门集团,后来佛教称之为外道,又称为九十六种异道。九十...梵语 patnī 之音译。又作波帝。意译为妻女、女。[性灵集卷八、秘藏记] p6278...(物名)禅林之目。印纸之类也。以小片纸朱印其寺号谓之印纸。见象器笺十六。...【迦腻色迦王降龙】 p0855 西域记一卷二十页云:王城西北二百余里,至大雪山。山顶有池,请雨祈晴,随求果愿。...子题:不受持钵罪、孔罅、罅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明失法诸相。(一、约穿损明失法)善见,虽先受持,若穿如粟米...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欢讲开示?我也跟你们讲了,我没这么多精神,讲一句算一句,这...
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湖,相同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不同的是:两个湖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一...
这部经在我们一般的说为救命真经,这个救命啊,不是救我们的色身性命,是救我们的法身慧命,所谓救命经啊,因为我们...久远前,有一屠儿欲发心供养一修行人,但见此人有许多过失,于是只供给斋饭。日后又遇一初入道的新学沙门,具足威仪...问: 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和我们的祖先来找麻烦,有的人就主张...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三洲,南洲有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这里首要的就是揭示不孝父母...
无门慧开禅师(11831260)是宋代着名高僧,字无门,杭州人。幼年出家,广识经论。于万寿寺崇观参赵州无字公案而得悟...
修持法门一 【原文】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
数甚深
【法相辞典】
【数甚深】 p1334
上篇:趣向弃舍 | 下篇:诤 |
法界与实相。法界与实相,是同体而异名。...
孤地狱
弘愿
志言
三行
因曼陀罗
五见
九十六种外道
缚底
俵子
迦腻色迦王降龙
钵之失受相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久参有禅,久住有缘

学会面对失去,才能从失去中获得

这部经是我们的救命真经
如是善缘
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禅门的修道,并没有特别奇特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