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与实相。法界与实相,是同体而异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恩爱之缘。宝积经七十八曰:诸烦恼中,爱缘所合,此最为重。...凡夫妄计之我、外道之神我、三乘之假我、法身之大我。...(术语)死亡五众之遗物也,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为五众,就此五众之遗物而分轻重,三衣等之轻物以...【善无覆心由我执成有漏】 p1149 成唯识论五卷九页云:又善无覆无记心时,若无我执;应非有漏。自相续中六识烦恼、...【臭秽】 p0949 瑜伽八十四卷一页云:言臭秽者:受用饮食变坏成故。...【贪缚】 引取之心,名为贪。谓众生于五尘可意之境,贪染生著,起诸惑业,因被缠系,不得解脱,故名贪缚。...(杂名)药名。探玄记二十曰:阿罗婆药者,云阿吒迦阿罗婆,此云金光汁药。阿吒迦,云金光明Hātaka,阿罗婆,云汁...【诸识所依在根非境】 p1356 俱舍论二卷二十页云:何因识起,俱托二缘;得所依名,在根非境。颂曰:随根变识异,故...(修法)依大孔雀明王经等以孔雀明王为本尊而修之秘法也。又略曰孔雀经法。密教四大法之一。设大坛,护摩坛,十二天...亦名:比丘改俗易姓 子题:四姓出家同称释氏 行事钞·导俗化方篇:“僧祇,比丘不得唤阿爷阿郎、阿娘阿婆、阿兄阿姊...(譬喻)以师子之筋为乐弦,奏之则余弦悉绝。以譬菩提心灭其余之小功德。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师子筋而为乐弦...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就是在座的游居士。目前台湾各大学都有佛学社团的成立,大多数...《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维摩诘的一段问话。 菩萨问维摩诘说: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戚...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都叫做有情。关于有情的层次,有四点看法: 娑婆因有情渐成...
一、行善不一定要用金钱,一个人如能劝人改过迁善、启发别人智慧或良知、担任义工、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铺桥造...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行品》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离开禅座,准备抬脚走路的时候就...
我们所有的凡夫啊,都是有妄想、分别和执着。我们都有分别心,这个《金刚经》里说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问: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 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伪诈的心。...什么是佛法 各位大善知识!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朝代,很少有超过一千年以上的统治时间。中国的周朝,号称是一个极长...
法界实相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法界三昧 | 下篇:法界圆融 |
(术语)如言无著,谓虽接于万境而一无所依也。是之谓无依道人。临济录曰:这个无依道人乘境出来。又曰:达六种色声...
爱缘
四种我
亡五众物
善无覆心由我执成有漏
臭秽
贪缚
阿罗婆
诸识所依在根非境
孔雀明王经法
比丘呼召应异俗
师弦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悲华经
妙莲老和尚《福慧双修》
在家居士的感情生活如何处理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云鹤教授谈行善的体会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