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8)宋代僧。寿春(安徽寿县)人,俗姓许。相貌非凡,双目直视不眨。年少曾游东都开宝寺,而于景德寺七俱胝院出家,故又称景德志言。一日,因读诵云门录,而顿然契悟。师一生之行状颇富传奇性,灵异甚多,又常诵法华经,故俗称为法华志言、言法华、言风子。庆历八年示寂。仁宗曾遣内使置师之真身塑像于开宝寺,题以“显化禅师”之号。[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嘉泰普灯录卷二十四、五灯会元卷二、禅林口实混名集卷下] p288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比丘相敬之意 子题:相敬为除慢法、三鸟兽相恭敬法、鵽鸟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所以 相 敬者 , 为除慢法故...(术语)谓十方众生知觉冥通而打成一片之处也。...(术语)十八道行法中以地界真言师,加持结成修法之净地。...【七种分别二边】 p0062 辩中边论下卷十四页云:复有七种分别二边。何等为七?谓分别有,分别非有,各为一边。...凡十卷。唐玄奘译。全称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译于唐永徽二年(651),共八品。内容系赞叹...赞叹诸佛与历代祖师功德之偈颂。法华经法师品(大九·三一中):“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盖...五戒或十戒之一,即禁止说一切虚假不真实的话。...【非所断为因法】 p0717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非所断为因法云何?谓无漏有为法。...(杂语)Mahāsena,摩诃者大之义,斯那者军之义。即大军将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诃斯那,此云大军将也。...(人名)沓婆摩罗之略,罗汉名。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上曰:达啰弊夜摩罗弗多啰Dravya mallaputra,隋云物...【暴流有六】 p1340 瑜伽十七卷十六页云:暴流有六。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原文】 予未出家时,乍阅宗门语,便以情识模拟,与一座主书,左纵右横,座主惮焉。出家数年后,重会座主于一宿庵...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讲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大乘造像功德经》: 弥勒!复有四缘,令诸男子,其心常生女人爱欲。乐他于己,行丈夫事。 何等为四? 一者,或嫌...
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通规,亦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脱之要道。良...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参禅、做功夫,作了简明而中肯的开示,堪称学道者参禅指南。现...
我们这些带业往生的凡夫,虽然具足烦恼的系缚、通身都是业力,但是如果能够深信、切愿,就能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摄...
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我们了生死的要道。那么《金刚经》以什么为它的宗旨?《金刚经》是无相法门,这个经的宗旨,就是...波斯匿王向佛请问:我在未曾受佛教化之前,曾遇见迦旃延和毗罗胝子,他们都说这个身体死后,一切都断绝灭亡,没有后...
志言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志安 | 下篇:志念 |
【不为助伴戒】 p0330 瑜伽四十一卷十四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
佛制比丘相敬之意
圆元
地结
七种分别二边
地藏十轮经
歌颂
妄语戒
非所断为因法
摩诃斯那
沓婆
暴流有六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你以前见地超卓,为何现在反而变得这么平庸

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同性恋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仗佛慈力即生了脱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一得往生,烦恼恶业就彻底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