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于佛教,对宇宙及人生之探求,以其不变、平等、绝对、真实之本体及道理为中心课题立宗者,称为性宗,又作法性宗。反...【观察十二处法不应与他共兴诤论】 p1471 集论八卷十三页云:复次若欲自求利益安乐;于诸论轨,应善通达;不应与他...梵语 brāhma-punyatva。即大梵天之福德。与三乘圣果之圣德并称二福。断淫欲之天,称为梵,色界天即属此。又总摄色...(术语)观诸法皆空之理也。一切诸法,尽为因缘所生,因缘所生之法,无有自性,空寂无相也。中观论四谛品曰:因缘所...禅林用语。禅宗之师家教导学人,称为垂手;对此而言,学人接受教化以求证悟则称出手。 p1553...指计执于世间之有边际、无边际者。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中,依前际(过去)而起之邪见。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术语)梵语萨婆若多Sarvajatā,一切智之相貌。智度论二十七曰:萨婆秦言一切,若多秦言相。...(术语)藏通别圆四教之住地也。大日经具缘品明约于真言门菩萨,一生超四教之地,而度三劫十地。初说解唯蕴无我(是...(术语)结成戒律而护持也。智度论二十二曰:众僧大海中,结戒为畔际。...(故事)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 造八...(名数)就光明而立三种之别。大藏法数十二曰:一谓日月星光,及火珠灯炬等光,皆能破除昏暗,是名外光明。二谓随其...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悲咒修持仪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第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 这个掉有身、口、心三种,看身掉。身好游走。...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讨论城里发生的一件事──前几天,一群人在森林里遇到三个强盗,在他们合力反...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若遇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如果船上的人能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的这种行业跟我们自己做个对比。 唐代有一位怀玉禅师,怀玉法...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声,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
【日日如是行忏悔法。勿令懈废。若人宿世远有善基。暂时遇恶因缘而造恶法。罪障轻微。其心猛利。意力强者。经七日后...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律是佛法的根本,严持净戒,以达到三业清净,自性圆明,五...
婆罗门
【翻译名义集】
【婆罗门】普门疏云:此云净行。劫初种族,山野自闲,故人以净行称之。肇曰:秦言外意。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以道学为业。或在家,或出家,多恃己道术,我慢人也。应法师云:此讹略也。具云婆罗贺磨拏,义云承习梵天法者。其人种类,自云从梵天口生,四姓中胜,独取梵名,唯五天竺有,余国即无。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正翻净裔,称是梵天苗裔也。
上篇:珊檀那 | 下篇:一阐提 |
【有果法】 p0539 瑜伽六十六卷八页云:复次此中能生生起因法,彼由各别等流果故;名有果法。若诸后有业及烦恼...
性宗
观察十二处法不应与他共兴诤论
梵福
空观
出手
边无边论
一切智相
四教地
结戒
舍利八斛四斗
三种光明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掉举的三种情况
超越的情

观音菩萨如何救苦救难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泥泞路上的脚印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要日日行忏悔法
肯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