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计执于世间之有边际、无边际者。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六十二见中,依前际(过去)而起之邪见。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边无边论、四边无边论。即:(一)入定观察世间而计有边际,(二)入定观察世间而计无边际,(三)入定观察世间而计亦有边际亦无边际,(四)以捷疾智观察世间而计非有边非无边。此边无边论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之无边等论宗之主张。[长阿含卷十四梵动经、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九、大乘义章卷六“六十二见义”](参阅“六十二见”1241) p670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懡欏为梵语,译曰惭愧。即一场之惭愧也。碧岩集第一则,达磨渡江至魏,有不免一场懡欏之语。此外禅宗语录多...见到真理。声闻乘要在预流果以上才能见谛,菩萨则要在初地以上才能见谛。...(譬喻)毁破戒僧之譬也。佛藏经指鸟鼠僧之譬喻。释门归敬仪曰:捕鼠之证,频繁于胸臆。...(1632~1660)明代曹洞宗僧。淮人,俗姓武。世称子成传遂禅师。母梦佛摩顶而生师。年六岁,随其父潜庵乾和尚出家。...禅林用语。指晚参(晚间之参禅念诵)之前。若无晚参,则指放参以前。敕修百丈清规卷二达磨忌条(大四八·一一一七下...梵语 jīvaj-jīvaka。音译耆婆耆婆、耆婆耆婆迦、时婆时婆迦。又称共命鸟、生生鸟。属于雉之一种,产于北印度,因...娑迦婆罗,梵名 Cakravāda-parvata。又作斫迦罗山。译为铁围山。佛教之世界说中,以须弥山为中心,而有八山八海围...灭罪,即藉忏悔、观佛、念佛、称名、持咒等宗教行为,得以灭罪、消业障;生善,又作作善,乃积极积功累德。灭罪、生...(人名)佛之姨母摩诃波阇婆提Mahāprajāpati,旧译曰大爱道,新译曰大生主。玄应音义二十五曰:大生主,旧言摩诃...【第二静虑有四支】 p0969 瑜伽六十三卷四页云:问:第二静虑有几支?答: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二、喜,...凡二卷。明代僧费隐通容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编集诸祖师接引锻炼学人之语要,加以恳切说示,兼述己见。收录灵...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满后,与众多比丘欲往他国度化众生。此时须达长者向波斯匿王说...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季密宗盛行,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集诸佛密咒,以梵文(或藏...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整个生命与物质的存在分成胜义与世俗两个层次。胜义即是最本质...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从不违逆,总是慷慨布施,其声名远播,无人不知。一日,文殊...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识。知识在今天的社会学里面,是指某种专门的学问。但是在佛...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呢?其实,世间的事情都是相对的,可...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变成了天仙仙女了。心里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
边无边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边执见 | 下篇:边罪 |
【八言说句】 p0078 瑜伽四十九卷二十页云:何等名为八言说句?谓如是名、如是生类、如是种姓、如是饮食、如是领受...
懡欏
见谛
捕鼠
传遂
参前
命命鸟
娑迦婆罗山
灭罪生善
大生主
第二静虑有四支
祖庭钳锤录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轮回与转世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如何依止善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