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界名)六欲天之第二须夜摩天,秦译妙善天,唐译善时分天。见可洪音义一。...(人名)唐代人。乡贯未详。师事盐官齐安,承南宗禅之奥旨。为其上首。应日本橘皇后之请,至彼国,为檀林寺开山。居...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扬子江沿岸。山中有投子寺。唐宋之际,此地称为舒州,大同禅师曾居此山,举扬宗风三十余年。宋神宗...(流派)玉泉谓天台宗,玉花谓法相宗。出新译之经论于支那传法相宗者,玄奘师也。故就其所居谓之玉花。...(人名)不空译之随求经,谓之先身随求天子,宝思惟译之随求经,谓为随求即得天子。一恶比丘死,虽堕地狱,然以其尸...【缘无事烦恼及缘有事烦恼】 p1306 杂集论六卷十五页云:缘无事者:谓见及见相应法。见谓萨迦、耶见及边执见。所余...檀,檀家,即信徒。檀契,指僧俗间之契合,尤指俗家对僧众之交谊。 p6443...【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p0484 瑜伽十九卷一页云:谓如有一,于佛所证法毗奈耶,获得正信。耻在居家,受持净戒。...(术语)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亦名:不捉持金银功德 子题:清净圣众福田、戒之功德胜于布施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涅槃云,若能远离八毒蛇法,是...【无常灭】 p1052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常灭?答:诸行散坏破没亡退,是谓无常灭。此中散坏,破没,...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华严经》说,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百万障门开。这个本来好不容易修点戒、定,积累了一点东西积累了一点福德、...
佛法是最讲孝道的,佛弟子最究竟的孝道,是度化父母能信佛念佛,将来永离生死之苦。话又说回来,如果父母的业障平重...
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这个听闻正法你们不要拣择说,一定指定某个人...在佛教中,有佛、有菩萨、有罗汉、有天人。 我们人,在这宇宙中,是非常脆弱、渺小、低智慧的动物,你看:说活,多...问: 有老师父开示说: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请问师父,做事和自修的辩证关系如何? 大安法师答: 发...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罗国的拘尸那城。那时,释迦牟尼佛来到城中的沙罗林时,就无法再走了,遂选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首大家熟知的偈子出自宋代无门慧开禅师的《无...
大妄语戒就是膨胀自我,一个菩萨不断的膨胀自我意识,时间久了,你的菩萨戒的戒体、你的菩萨种性也失掉了;取而代之...
究磨罗浮多
【翻译名义集】
【究磨罗浮多】应法师云:是彼八岁已上,乃至未娶之者总名。
上篇:鸠那罗 | 下篇:拘摩罗 |
禅林用语。谓去除身上之粘缚;于禅林中,转指解去烦恼执着,以达自在无碍之境。碧岩录三教老人序(大四八·一三九下...
善时分天
义空
投子山
玉泉玉花两宗
随求即得天子
缘无事烦恼及缘有事烦恼
檀契
出家正行所获三种胜利
柔软
受持不捉金银戒功德
无常灭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瞋恨心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烦恼

一个能让家人吃素的好办法

要以法相见,不能以情相牵
要谦虚、勿骄傲
「做事不一定要发心,发心一定要做事」对吗
这才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平常心要如何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