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伊罗婆那,梵名 Airāvana,巴利名 Erāvana,又作堙罗婆那、爱啰博拏、烟罗槃那、伊那钵那、蔼罗筏拏、伊罗满。意...亦名:贮绵褥戒犯缘 子题:兜罗[帛*系]、柳华、蒲台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缘:一、是 兜罗[帛*系] 律云白杨华、...【黑白法】 p1181 法蕴足论七卷十四页云:云何黑白法?谓不善法名黑,善法名白;有罪法名黑,无罪法名白;不应修法...【佛陀波利】 唐云觉护,罽宾国人。忘身徇道,遍观灵迹。闻文殊在清凉山,远涉流沙,躬来礼谒。天皇仪凤元年,...(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也。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是也。见传灯录六,会...位于云南昆明古幢公园内。又称地藏寺石幢、梵文经幢。俗称古幢。幢高八点三公尺,由石所造,呈七层八角棱形。第一层...(名数)释论所说之十识也。性灵集七曰:十虑心灭休游。...(杂语)Pūrva-dvitiya,故者旧也,二者配也。谓比丘之旧妻也。玄应音义十四曰:故二,梵本云褒罗那地耶,译云旧第...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跋难陀二沙弥共行不净,自谓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比丘举过。佛令白四设谏,...(动物)梵云臊陀。或云叔迦Śuka,能作人言。见名义集二。...湖南人。幼年出家,专志向学,辩才无碍。曾两度留学日本,修习台密与东密,并得台密东密两大流派之传法灌顶学位。民...普贤菩萨行愿赞...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堪嗟人心如铁,终日杀生造业,他身滋养尔身,心上如何忍得? 为人若遭疾病,便去杀生造业,你愿身体平安,他岂该数...
一天我们这个昏烦恼乱的事非常多,这都是由贪欲而起的。经过佛说法了之后,闻了正法了之后,大家经过佛的教导,知道...三恶道众生的苦恼是很多很多的,他们很难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原因是什么?因为地狱,恶鬼,畜生世界的众生,他们的身...
劝发真信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他的妈妈一共生下过19个孩子,可是,只成活了9个。他排行倒数第二,有幸成为成活的9兄妹之一。不过,他一生下来就有...
似乎短短几年间,伴着新的传播技术和人们对心灵层面的更多关注,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老佛教在中国焕发了青春般...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真的会为我们带来灾难吗? 依照《...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的四个重点。 第一个,持戒。 净土宗我...
邲输跋陀
【翻译名义集】
【邲输跋陀】或云三曼跋陀,此云普贤。悲华云: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文句云:今明伏道之顶,其因周遍曰普;断道之后,邻于极圣曰贤。槜(音醉)李云: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请观音经疏云:跋陀云贤首,等觉是众贤位极故,佛圣首极故。观经、大论并翻遍吉。圆觉略疏云:一约自体,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表于理行,清凉国师,制华严三圣圆融观中,先明二圣三对表法:一、普贤即所信如来藏,(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身三昧故也。)文殊即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故。善财始见发大心故。)二、普贤表所起万行,(上下经文,皆云普贤行故。)文殊表能起之解。(慈氏云: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力也。)三、普贤表证出缠法界。(经云:身相如虚空故,善财入其身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蜜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本所事佛,名不动智故,常为诸佛母故。再见文殊,方见普贤者。显其有智方证理故,故古德名后文殊,为智照无二相也。)然此二圣,各相融摄。谓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故三普贤,而是一体。信若无解,信是无明;解若无信,解是邪见。信解真正,方了本源,成其极智,极智返照,不异初心。故三文殊,亦是一体。又二圣亦互相融,二而不二,没同果海,即是毗卢遮那,是为三圣。故此菩萨常为一对。
上篇:文殊师利 | 下篇:阿那婆娄吉低输 |
《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鸠摩罗什译。是说明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经典...
伊罗婆那龙象王
兜罗贮蓐戒犯缘
黑白法
佛陀波利
百丈
大理国经幢
十虑
故二
随摈沙弥戒缘起
鹦鹉
谈玄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教观纲宗

永明延寿大师《戒杀俚言》

能认识到妄想,这就是修道的收获
妙境法师:如何得观音菩萨感应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
利用自己的缺陷,给缺陷插上腾飞的翅膀

小资型学佛和商人型学佛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