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Pūrva-dvitiya,故者旧也,二者配也。谓比丘之旧妻也。玄应音义十四曰:“故二,梵本云褒罗那地耶,译云旧第二。杂心论云众具及第二是也。”四分律一曰:“近在屏处犯恶行,与故二行不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佛之身口意三业,谓之三轮。佛以三业,碾推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 一、神通轮 又云...唐代临济宗僧。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住镇州(河北)三圣院,世称三圣慧然。得临济义玄之旨,其后遍历诸方,曾至仰山...梵语 punya,巴利语 pua。又作功德、福德。指能够获得世间、出世间幸福之行为。阿含经将善行分为出世间无漏梵行(清...(譬喻)十王经曰:阎魔法王遣阎魔卒。一名夺魂鬼,二名夺精鬼,三名缚魄鬼。即缚三魂至门关树下。又有阎魔王遣五天...授戒之和尚,为授戒之本主。三师之一。又作戒和尚、得戒和尚、戒师。指对出家或在家之佛教徒授戒之僧人。所授之戒律...即以成实论为所依之宗派。又作成论家、成实学派。为我国十三宗之一,日本八宗之一。宗祖为中印度之诃梨跋摩(梵 Ha...(一)指不动明王之使者。又作八大童子。即:慧光、慧喜、阿耨达、指德、乌俱婆哦、清净、矜羯罗、制吒迦。[圣无动尊...行事钞·序:“(示所为)庶令临机有用,无待访于他人,即事即行,岂复疑于罪福?”资持记释云:“示所为者,即钞兴...【菩萨不断烦恼不起烦恼过失】 p1135 集论八卷九页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杂名)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见天中记。又清嘉录卷十二曰:案荆楚岁时记...(杂语)贪爱长养诸业譬如母,无明发生诸惑譬如父。入楞伽经四曰:贪爱名为母,无明名为父。...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亏或肾气过早衰退的人,可呈现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并可影向其它脏...记得我第一次讲经时只有十三个人听,都是福严精舍的学生。那次是在新竹居士林讲《梵网经菩萨戒本》,本来是居士请我...
佛陀是什么因缘,一定要我们先布施、然后再持戒、然后再忍辱、然后再智慧等等?就是为什么一定要这样的前后次第呢?...
每个人的心是一块田,自己种什么,就得什么样的果。起心造业,将来一定会受果报,一点点都跑不掉。所以,我们一定要...
目前吸烟、酗酒或吸毒现象日趋严重,有害我们的智力,使我们的大脑反应迟钝,很容易引起混乱,容易被情欲吸引。所以...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净土宗依此三者作为往生净土根本愿理,称为往生净土三资粮。资...
我记得忏公师父在私底下对我们弘法的法师开示,他经常讲一个观念。他说一个菩萨行菩萨道,有三个条件很重要:第一个...
问: 师父慈悲!刚刚提到念佛机的问题,就是《地藏经》也讲人临命终时,如果有人为他念一声佛号的话,他起码是不堕...
故二
【佛学大辞典】
上篇:胡苏多 | 下篇:故苦 |
(杂名)五种之法师。毗奈耶杂事十二曰:经师律师论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又】付法之五师。有二类:一异世...
三轮
慧然
福
无常使
戒和上
成实宗
八大金刚童子
行事钞一部大宗
菩萨不断烦恼不起烦恼过失
腊八粥
无明父贪爱母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六个会伤肾的行为
圣严法师《面对逆缘步步踏实》

为何要先修布施才能够持戒

真明白布施的道理了,就不会等

饮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往生净土三资粮

如果认为未来比较重要,那你应该学吃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