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八卷九页云: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诸菩萨、虽未永断一切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菩萨璎珞本业经曰:劫数者,所谓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尽,名一里劫,二里劫。五十里石尽,名五十里劫。百里石...方便有余土的简称,四土之一,为无明未尽的人所生的国土,亦即断除了世间之烦恼的圣者(阿罗汉)死后所生的地方,在...清代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之民间宗教。于每月朔望烧香,诵念歌词:“奉母亲命祖万篇,安天立地总收元;替父完...【思食如火坑炎炭】 p085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十页云:云何苾刍应观思食,如火坑炎炭?答:如近城邑、有大火...(经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之略名。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也。为观音菩萨说普门圆通之德者,故名普门品。示现三...(传说)王于如来涅槃之夜,见月落,日由地出,星宿云雨,缤纷而落,七彗星现于天上。又天上有大火聚,一时堕地。问...(名数)一者,蒲阇尼,翻云啖食。此有五种:谓饭麨干饭鱼肉。二者。佉阇尼,翻云嚼食。此有五种:谓枝叶华果细末食...华严宗十玄门之一。此门乃就“果”而言,以破众生执于不能随举一法即一切法之疑障。谓于诸法中,随举一法为主,其余...【烦恼界】 p1190 杂集论七卷七页云:界云何?谓除瞋余一切、通三界系。瞋、唯欲界系。缘违损境生故。又贪于欲界、...(杂名)佛说蚁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蚁之猬集譬五蕴。...禅宗祖师接化弟子之方式。禅家宗匠接引学人时,为杜绝其虚妄思惟或考验其悟境,或用棒打,或大喝一声,以暗示与启悟...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住在婆只国设首婆罗山的鹿野深林时,有位一百二十岁的年迈长者,名叫那拘罗。由于色身羸弱,因而饱受病痛之苦。他...所谓「无念」,是没有妄念,没有烦恼心,也就是「心无所住」,看到了只是看到,听到了只是听到,而不产生好恶。许多...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死而待人弃去。未几,果有欲弃之者。一人曰:狐尾甚佳,待我...一句弥陀,我佛心要,竖彻五时,横该八教。 一句弥陀,意旨如何,知音常少,木耳偏多。 一句弥陀,大意分明,蛇生弓...
问: 请问法师,现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净土为最终的归宿,可是念佛者很多,而往生者却很少,这不是与万修万人去的净...
【以前曾经有佛弟子请问佛:要是遇到横祸,突然去世,那能不能往生? 佛比喻说:要是一棵树一直向著东方长,突然砍...
念佛也要明了自心,这些都是作为上品往生的开示,这种要求是比较高的。觉明妙行菩萨就问达本达本就是原来那个好丹术...
世界上有三种钱非常奥妙,你花得越多,就赚得越多。这是学校老师不会教的事,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三种: 第一种钱,投...
菩萨不断烦恼不起烦恼过失
【法相辞典】
【菩萨不断烦恼不起烦恼过失】 p1135
上篇:菩萨有三大事名摩诃萨 | 下篇:善哉 |
(杂语)Pāṇi,译曰手掌。见大日经疏一。...
一里劫万里劫
有余土
青阳教
思食如火坑炎炭
普门品
阿阇世王之梦
二五食
主伴圆明具德门
烦恼界
蚁喻经
棒喝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身患苦,心不患苦
圣严法师《无念不是断念》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彻悟大师《念佛伽陀教义百偈》

【推荐】现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吗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往生吗

想要明心,这句名号就是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