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单名法界,又曰法性。合云法界性。法界即法性也。圆觉经曰: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华严经十九曰:若人欲...称名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称名念佛是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观想念佛有二种,一种是观想佛的塑画像,名观像念,...【外道四执】 古代印度的外道,就有关因果论点的四类执著,佛教称之为外道四执,或简称四执:一、邪因邪果,即将万...【四种耳】 p0401 瑜伽三卷十页云:四种耳者,谓恒相续耳,不恒相续耳,高听耳,非高听耳。...【苦谛共相】 p0845 集论四卷三页云:云何苦谛共相?谓无常相、苦相、空相、无我相。如彼卷三页至六页广释。...随自意与随他意之并称。略作随自随他。又作随智随情。佛说法时,依其自内证而说者,称为随自意、随智;其所说者,称...(杂名)人之身上眼耳鼻各二,及口大便小便之九孔,由内流漏,曰九漏,由外通入,曰九入,又名九疮九孔。见行事钞中...(物名)记死者名之册子。雅名曰灵簿,灵会簿,着鬼簿等。见考信录四。...(人名)Kapila,外道名。又云迦比罗,迦毗梨,劫毗罗等。译曰黄头,赤色等。数论派之祖。立二十五谛之义。百论疏上...(图像)中尊为弥勒佛,左为法花林菩萨,右为大妙相菩萨。...苦谛云何?谓有情生及生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如其次第若生若生处。俱说名苦谛。有情生者,谓诸有情生在地狱畜...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生过得很逍遥。 前一阵子她住在台湾的母亲罹患脑瘤,开刀后...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
人生的话就是要有个好心情。你有个好的心情,一切负面的东西就给你转化成正能量了。那一个人要活得幸福,活得自在,...释迦牟尼在印度北部游历传教,一日于林中树下静坐,头上光环,巍巍无量,如日月之光,辉映四方。 村中有一贫穷少女...
世界上有各种奇特的民族,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特征,比如住在英国西海岸一个小岛上的祖芬格族人,总以哭为乐,每逢婚嫁...
这个也是一个指导性的东西。比方说嫁女,不必要都去鼓捣被子,这被子够盖的就行了,太多了,放在那里让老鼠咬了。 ...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丘和比丘尼穿的鞋子,就不时地纳闷起来,那鞋其实是不实用的...
再说调心。这个心就是当下这一念,我们在堂中用功办道,就是要把这一念摆在念佛是谁这一句话头上,一心一意地照顾这...
文殊师利
【翻译名义集】
【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净名疏云:若见佛性,即具三德,不纵不横,故名妙德。无行经,名满殊尸师利,或翻妙首。观察三昧经,并大净法门经,名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名濡首。无量门微密经,名敬首。西域记云:曼殊室利,唐言妙吉祥。首楞严经说:是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佛。央掘经说:是现在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慈恩上生经疏引经云:未来成佛,名曰普现。
上篇:阿离野 | 下篇:邲输跋陀 |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不犯者,初语时舍;非法诃谏;若得衣食,与父母,与病人,与小儿,与妊身人,与牢狱系人,...
法界性
三种念佛
外道四执
四种耳
苦谛共相
随自意随他意
九入
过去帐
迦毗罗
弥勒三尊
苦谛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一句话
修禅要除去比较的心态

人生就是要有个好心情
勿以贫贱而轻视小的施舍

素食成就世界最健康的民族

一切资具受用都是临时的,不是究竟皈依之处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