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又问:‘得一年、半年受不?’答:‘得随日多少受三归也。’” 济缘记释云:“彼[多]宗...(印相)又名智拳印。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契也。...梵名 Kundapadhaniyaka。乃护法住世四大声闻之一。又作军头婆汉。其名于经论中少见。据舍利弗问经载,阿育王之孙弗...又称僧帐、供帐。即记僧尼名称及出家得度等事之簿册。罗什译之仁王经嘱累品(大八·八三三下):“立统官摄僧,典主...谓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实相,原无生灭。...(术语)世之财物,为王与贼、火、水、恶子等五家之共有物,不能独用之也。智度论十一曰: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似能破】 p0695 因明入正理论云:若不实显能立过言;名似能破。谓于圆满能立,显示缺减性言。于无过宗,有过...又作坐禅人十种行。据解脱道论卷四行门品载,十种行即:(一)令观处明净,谓坐禅之人欲修禅定,先须调适饮食,不饱不...【不可思议理门】 p0338 瑜伽六十四卷八页云:云何不可思议。当知略有六种不可思议。谓我思议,有情思议,世间思议...佛之尊特身相好,有须现、不须现二种。(一)须现者,乃为中道之智眼未开者示现丈六之应身,广大无边之身相。于天台判...为佛制五种净食之一。比丘取用由水中漂流而来之食物,不犯戒律,称为水净。 p1488...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问: 师父,是经书读得越多越好呢?还是读得越深越好呢? 梦参老和尚答: 我推荐经书,我得看看你的个性,还得知道...问: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了幻法师答: 学佛者应经常向社会及贫苦者布施。布施的基本原则是: (1)不自苦...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
恨是毒汁,不仅毒人,更会毒己。 因为恨,少年时,也曾有过将果树砍光的一闪恶念。只因,肇事者曾将我家的桃树果子...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篷,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对比丘开示:世间上有五件事最不可得。哪五种事呢?一、应当丧失之物不想失去...
天王志清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天王志清禅师,上堂,竖起拂子云:「只这个天不能盖,地不能载,遍界遍空,成团成块。到这里三世诸佛向甚么处摸索?六代祖师向甚么处提持?天下衲僧向甚么处名邈?除非自得自证,便乃敲唱双行。虽然如是,未是衲僧行履处。作么生是衲僧行履处?是非海里横身入,豺虎丛中纵步行。」
上篇:龙翔南雅禅师 | 下篇:剑门安分庵主 |
(名数)七圣也。...
三归受时长短
如来拳印
君徒钵叹
僧籍
无生法性
五家所共
似能破
十种行
不可思议理门
二现
水净食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经书读得越多越好,还是越深越好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为什么要戒杀

可以败给他人,但要战胜自己

逃不掉的因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