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饥馑劫】 p146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四卷四页云:后饥馑劫、将欲起时,赡部洲人、极寿十岁。亦具如前诸过失故;天...指密教于白檀九位曼荼罗中,阿阇梨修供养瑜伽之座位。其席位位于大日如来之西方,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之中间。行者...(术语)根为眼等之六根。眼等所对之色等六境曰尘。止观一下曰:根尘相对,一念心起。...梵语 upasajpanna,巴利语同。意译作近圆戒、进具戒。意谓受具足戒已、亲近涅槃,为受大戒者之美称。又称具足戒。略...五种的净肉,即: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我杀、自死、鸟残。...(经名)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邪寻思】 p0671 瑜伽九十五卷十七页云:邪寻思者:当知卽是欲等寻思。...密教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台八叶中,正方四叶为如来之四智,隅角四叶为如来之四行,此八叶开立人、法二种,而成十六法。...【六处修修满证得六种自在圆满】 p0315 瑜伽九十一卷二十三页云:由此修故,无学地中,六种修法,究竟圆满。一者、...即画九曜及其所属神像之曼荼罗。唐代一行所著梵天火罗九曜一书图九曜之形像,卷尾载有梵天火罗图一帖,一般以之为九...凡十卷。初唐、中唐之际流行之道教经典。据甄正论卷下载,隋之道士刘进喜改换佛教经典,造五卷本,其后道士李仲卿又...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在波罗奈国鹿野园中,与五百大比丘说法。佛陀开示大众:当思无常,于一切时一切处。若能常思无常,便能断除欲爱、...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为比丘们开示愚人与智者的差别。佛告诉诸比丘:愚痴人常犯三种过失,大众应当...1、喜欢打人、虐待动物。当老师或为人父母的人,如果为了学生或儿女变好,本著爱心去惩罚学生或子女,不但无过,反...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灭,念念不停,犹如野马,特求开示,云何降伏其心。老人示之曰...医学研究证明,与机体老化相关的疾病及基因的突变,都与自由基的损伤有关。因此保持机体足够的抗氧化物质,及时清除...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一切都是由一个起因和后来的条件相互配合变化而成的。而这种...
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呀,就会创造一个业火,也就会引生果报火。一般来说我们起这个烦恼火,它这个果报应该是异熟果,不...
龙鸣贤禅师
【五灯会元】
温州龙鸣在庵贤禅师,上堂,举:「崇寿示众曰:‘识得凳子,周匝有余。’云门道:‘识得凳子,天地悬殊。’」师曰:「崇寿老汉,坐杀天下人。云门大师,走杀天下人。龙鸣则不然,识得凳子,四脚著地,要坐便坐,要起便起。」上堂,举赵州勘婆话颂曰:「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无限花心动,独许东君第一枝。」
上篇:光孝初首座 | 下篇:大沩鉴禅师 |
(名数)一、人我见,一切凡夫,不了人身为五蕴假和合,固执人有常一我体之恶见也。二、法我见,一切凡夫,不了诸法...
饥馑劫
佛室
根尘
邬波三钵那
五净肉
五母子经
邪寻思
十六法
六处修修满证得六种自在圆满
九曜曼荼罗
太玄真一本际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思无常,观不净

愚人与智者之区别
身体多病的十个原因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抗衰老的蔬菜和水果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