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名)佛说五母子经,一卷,吴支谦译。说八岁沙弥,从阿罗汉学道,遂得五通,以宿命而生自己,前五生之母,悲吾子之早世,空自忧愁。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厌与离染解脱涅槃差别】 p1277 大毗婆沙论二十八卷十九页云:问:厌、与离染、解脱、涅槃、有何差别?答:厌恶违...【根本智后得智所断随眠差别】 p0924 成唯识论十卷四页云: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术语)出离有为迷界之道。与菩提道同。毗婆沙论曰: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杂名)金色之莲华也。观无量寿经曰: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术语)涅槃之妙乐也。起信论曰: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指三种世界。又作三世间。(一)据大智度论卷七十载,世,隔别之义;间,间差之义。(一)众生世间,即指五阴所成的一切...谓不还果。略有二种。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所言有为不还果者。谓彼果得。及彼得得。有学根力。有学尸罗。有学善根。...凡六卷。唐代道宣撰于贞观元年(627)。又作拾毗尼要义钞、拾毗尼义钞、集义钞、要义钞。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术语)涅槃五行之一。圣者正也。菩萨戒定慧所修之行也。...【学见学智学慧杂不杂相】 p1383 大毗婆沙论九十八卷六页云:已说学见智能自性;杂不杂相今当说。诸学见,是学智耶...【布施威力】 p0532 瑜伽三十七卷十四页云:布施四相者:谓诸菩萨,修行惠施;能断悭悋,施所对治。是名第一。卽此...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奇怪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 我的母亲告诉我,在我幼小的时候,人家把肉类放入我的口里,...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他带着弟子,一位年轻的沙弥一起进城去办事。沙弥背着行李跟在...本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在柏林禅寺时,记者专程去做了采访,且有幸第一次看到净慧长老与拜访企业家之间的...
我们修行的人,见、行两个是不能分割的。见,就是我们的知见,由闻、思、修,要从听闻正法来的。这个见解,最高的见...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离城有一位大长者名为毘罗先,他虽然拥...
这是发生在浙江省岱山县衢山镇法华禅院的一件真实奇事。法华禅院的厚存老法师,一生修行以念佛为主,2009年12月示现...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形影相随伴,又好似针线密密织绣锦。一句接着一句,无有间歇。...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了。我们的身和心就好像一群小偷和杀人犯,不断地把我们拉入贪...
五母子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五旦望 | 下篇:五失本三不易 |
即指密教五大明王中之降三世明王作足如钩之势,分别以二足踩踏大自在天与乌摩妃而令其降伏之真言。于金刚顶降三世成...
厌与离染解脱涅槃差别
根本智后得智所断随眠差别
出世间道
金莲华
第一义乐
三种世间
不还果
四分律拾毗尼义钞
圣行
学见学智学慧杂不杂相
布施威力
【大藏经】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素食者是奇怪之人还是聪明之人
沙弥的发心
净慧长老与企业家机锋对答三则

这种见解在佛法里是最危险的

【推荐】临终十念生天福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