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寺名)寺号也,宋赞宁于端拱元年在左街天寿寺,上宋高僧传三十卷,故彼书一称天寿史。...【六贼】 原性明静,因情昏散。狂心若歇,真佛自彰。当知尘识是贼,止观是兵(禅止心散,观照心昏)。喻虽遣兵...梵语 āsrava-ksaya-jāna-bala。 即了知永断烦恼惑业而不再流转生死之智力。为如来十力之一。又作知永断习气智力、...(畜生)苦地狱罪人之鸟名。往生要集上本引正法念经十三曰:有恶鸟身大如像,名曰阎婆。觜利生炎,执罪人遥上空中。...【现行不与取罪】 p0955 瑜伽四十一卷六页云: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术语)作法仪式也。维摩经问疾品曰:一切菩萨法式悉知。...四法印之一,因实相是无始以来佛佛相传的印玺,故名实相印。一切的小乘经皆以三法印印之,一切的大乘经即以此实相印...乃指十事不合律制。又作十非事、十事、十净。佛陀入灭后百年,跋阇子(巴 Vajjiputtaka)主张“十事”可行,为合法...指色界四禅天中之第三天。又作第三静虑、第三禅。因离第二禅之喜,更生静妙之乐,故又称离喜妙乐地。其为仅有之意识...(名数)长养支持身命者名食,食有四种。俱舍论十谓一段食,旧云搏食,以鼻舌分分段段而食者,以香味触之三尘为体。...(堂塔)养鳏寡孤独穷民之处也。法论谓供父母为恩田,供佛为敬田,施贫为悲田。后世谓养济院曰悲田院。本此唐有悲田...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善导祖师: 欲生净土,唯须持戒、念佛、诵《弥陀经》。日别十五遍,二年得一万。日别三十遍,一年一万。日别念一万...
一向和风日丽的舍卫国,有一天忽然阴风惨惨,乌云密布。几个时辰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阴暗的乌云中竟落下血水,...
问: 法师,诵经的时候是随文入观,还是就一字一字地往下念? 宏海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你随文入观入的是...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所谓素食,不仅仅是不吃肉而已,而且连葱、洋葱、韭菜、大蒜和蒜头等蔬菜也不吃。为什么呢?《首楞严经》里有这么一...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出自《佛说十号经》,历代祖师所阐述,皆依此经义。此十号为: (一...
根本智后得智所断随眠差别
【法相辞典】
【根本智后得智所断随眠差别】 p0924 成唯识论十卷四页云: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后得不然。故非断道。有义、后得无分别智,虽不亲证二空真理,无力能断迷理随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现前,无倒证故;亦能永断迷事随眠。故瑜伽说:修道位中,有出世断道,世出世断道。无纯世间道,能永害随眠。是曾习故。相执引故。由斯理趣,诸见所断及修所断迷理随眠,唯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理故;能正断彼。余修所断迷事随眠,根本后得,俱能正断。
上篇:根本智与后得智譬喩差别 | 下篇:俱分 |
因明用语。因明论式中,体(前陈、主词)为敌(问难)者认可其实有,而立(立论)者不认可其为实有者,称为他有自无...
天寿
六贼
漏尽智力
阎婆度
现行不与取罪
法式
实相印
十事非法
三禅天
四食
悲田院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
几位高僧大德对「念佛数量」的开示

纵有积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

诵经时如何随文入观

身为管理者应会的56个故事
为什么不能吃葱、蒜、韭菜
